正文

第1章 大企业为什么会失败?(16)

创新者的窘境 作者:(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第二种创新模式是,硬盘产业开发先进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延续产品性能改善的固有轨道,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利润率(位于轨线图右上方区域)。这其中,有许多都是具有突破性的复杂新技术,但并不具有破坏性。领先硬盘驱动器供应商的客户引领着它们实现上述目标。因此,延续性技术并不会导致失败。

第三种创新模式表明,尽管成熟企业在引领延续性创新(包括从最简单到最具突破性的延续性创新)方面拥有技术上的优势,但在开发和应用破坏性技术方面,引领行业潮流的却总是行业新兴企业。

本书在开篇时便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些可以被认为是锐意进取、积极创新、认真听取客户意见的企业会对极具战略意义的技术创新置若罔闻,或是贻误良机呢?根据以上对硬盘驱动器行业的分析结果,这一问题可以以更加尖锐的方式提出。实际上,成熟企业在应对各种类型的延续性创新时可以做到锐意进取、积极创新、认真听取客户意见,但它们似乎无法成功解决的问题是在轨线图上的下行视野和向下游市场流动的问题。为新产品找到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市场似乎是这些企业在刚刚进入市场时所普遍具备,但在时过境迁后又明显丧失了的一种能力。这些领先企业似乎被它们的客户牵绊住了手脚,从而在破坏性技术出现时给了具有攻击性的新兴企业颠覆主流行业领先企业的可乘之机。我认为这一观点――攻击型企业在破坏性创新,而不是在延续性创新中具有优势――证明了福斯特关于攻击型企业的优势的论断,而不是与之相冲突。福斯特用于阐述他的理论的历史事例似乎都是破坏性创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为什么这种情况还在发生?这将是下一章所要探讨的主题。

附件11对生成图17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的说明

图17中描绘的轨线可以按以下方式来计算。有关计算机硬盘容量的数据来源于《数据资源》(DataSources)。这是一份按年出版的刊物,里面列举了每家计算机制造商生产的所有计算机型号的技术规格。例如,在某些特定的计算机型号拥有不同的特征和配置的情况下,制造商会向《数据资源》提供一份“标准的”系统配置,包括明确的随机存储器(RAM)容量、外部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的性能规格、定价和出厂年份。在某些特定型号的计算机连续数年在市场上销售的情况下,标准配置中所提供的硬盘容量通常也会增加。《数据资源》一般使用大型计算机、微型/中型计算机、台式个人电脑、便携式和膝上型以及笔记本电脑来划分不同类别的计算机。截至1993年,18英寸硬盘还没有在手提电脑市场得到应用,因此有关这个潜在市场的数据并不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