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富贵病”的“平民化”--遭遇糖尿病(7)

养病先养心 作者:祝肇刚


这种典型的孩子气性格,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共有的人格特征,心理学家称之为D型性格。研究发现,这种性格的特点是:孩子气、依赖性强、处事被动、乐观向上、寻找趣事、回避痛苦、不合群、注意力不易集中、对应激反应差、性行为不适、生活不规律、容易有抑郁情绪、易紧张等。这种性格与糖尿病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的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障碍。而伴有情绪反应的应激可加速糖尿病的形成进程。

我在临床中就见过很多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糖尿病患者,例如有一个老大爷,他患糖尿病有几年了,刚开始有并发症时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他非要住危重病房。经常看到他的室友被抢救,甚至很多都眼睁睁地走了,他感到非常惊恐,吃不下睡不着,医生让出院也不干,老伴也每天陪着他,两个儿子也都不上班了陪着他,他的指标其实都恢复得很好,但是他却坐上轮椅了,说自己走不动了,是不是快完了。这就是依赖性,也是D型性格的一个典型特征。

干预D型性格,做做这些小动作

针对前面谈到的D型性格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D型性格进行干预,避免其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一、做事转移法

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外在事物与场景的影响,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场景发生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或者做一些能让自己专心投入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将不愉快的心情暂时忘记。感觉是随行为而动的,当事情做完时,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原来造成我们心情不好的原因已经消失了。

例如:看喜欢的书、找小孩子去玩、做义工、园艺、养宠物、睡觉等。

二、运动法

当感到心情低落、沮丧、精神不振时,要选择去做运动,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内快乐、放松的激素分泌。

研究发现:一组抑郁症患者服药4个月,另一组患者每周运动3次,每次45分钟,连续4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6个月后,运动的一组效果更好。

三、环境转移法

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情绪不好时,我们也可以单纯地转移我们的环境来转变我们的情绪。例如:去海边散步、郊外骑车、登山、去差异特别大的地方旅游等。

四、暂时搁置法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时,暂时离开,找其他地方冷静下来再处理。

五、深呼吸法和肌肉放松法

深呼吸法包括:腹式呼吸法、握拳呼吸法、呼吸调理法。

肌肉放松法:需要掌握放松三条线。

头顶、耳朵、脖子、肩膀、双(上)臂、胳膊肘、小臂、双腕、手掌、手指。

头顶、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大腿、膝盖、小腿、脚面、脚趾。

头顶、后脑、项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膝窝、腿肚、脚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