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重构失落的世界(29)

2012:史上最神秘日期背后的神话、谬论和真相 作者:(美)约翰·梅杰·詹金斯


有了这个日期供专家们研究,我们可以期待他们很快就能利用古德曼在1897年发表的自由浮动表格计算出长计历时间段。由莫利发现、古德曼评论的基里瓜纪念碑上记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长计历时间段是13个伯克盾“创世”周期。于是我们在汤普森1927年的一篇文章中发现了一个计算不同卡盾和伯克盾终结的表格,其中采用了前所未有而且很少修改的古德曼换算。遗憾的是,该表以12.16.0.0.0结尾,换算为1934年2月15日(原版GMT)。但是,精明的读者可以轻易地分离19~21页表格中提供的伯克盾并推测13个伯克盾大周期结束日期。

基于简单的预测,顺序中下面一个日期,13.0.0.0.0可能在公元2012年12月23日或那天附近。根据汤普森主张的原版GMT换算,13.0.0.0.0确实在公元2012年12月23日这一天(后来更正为公元2012年12月21日)。很难想象这个假设从没有完成,我们不知道汤普森或其他学者如何猜测13个伯克盾周期在至点附近结束可能意味着什么。我没发现这方面的任何随笔或论文。我认为原因是两面的。首先,原版GMT换算仍需微调两天。直到1950年才作出调整,直到那时,周期结束日才和12月21日这一天吻合。如果不调整,学者们可能计算出13个伯克盾周期结束日期,但是看到这个日期是12月23日,可能会认为它不相关。另外,直到1930年,然后是1934年,汤普森才对换算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论证。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可能大家的心思都在别处。

我认为,第二个是真正的原因,它涉及学者们怎样看待玛雅历的观念性偏见。西方科学和犹太基督教(Judeo-Christian,指被犹太教与基督教共同接受的观念,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法规及道德规范的基础。——编者注)世界观传统的观念可能都支持这种偏见。科学说时间从过去流向未来,所有的事件都是之前各种原因作用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模式反对未来状态可能决定被带向未来状态的事件这一观点。这被称为目的论,是科学因果关系论的对头。目的论在哲学语言中更受欢迎,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是这个观点最著名的支持者,泰伦斯?麦肯纳采纳了这一观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