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节:理解与诠释(1)

哲学入门 作者:傅佩荣


理解与诠释

语言与文字保存了传统,而传统是个人的立足点,是我们“切入”世界所取的角度,若无传统,就无法理解一切意义。

我们每天都在阅读与聆听,尝试理解一切接收到的讯息,并且加以诠释。任何完整的讯息都构成一段“文本”(text),好像书本上的一段章节。如果文本是新闻及广告,或者是工作指令与日常闲谈,那么,理解因为有了现场处境及连续情节,不会构成太大的困难;即使产生误会,也不难予以澄清。

但是,我们的阅读范围延伸到传统的典籍时,挑战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语言与文字(尤其是文字)保存了传统,而传统是个人的立足点,是我们“切入”世界所取的角度,若无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一切意义。譬如,学习外语时,可以深切感受母语的重要。若是母语程度不够,学习外语的成效也将大打折扣,难以进入文化的核心层次。

当代西方人文学界特别重视“诠释学”,以之为治学方法。关于诠释的立场,主要有三派:一是侧重“传统”,把传统看成富有生机的意义世界,从它出发,再寻求它的视域与个人视域之融合。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就在此一“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达成。二是侧重“个人”,要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作为解释的基础,“对我有意义的,才有意义”。如果文本境界再高,却非我的存在经?验可以消化,亦即两者之间无法找到交集,又如何得到阅读效果?三是侧重文本,直扣原?典本身的意义,让原?典为自己说话。这时,就须加强文字学的训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