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节:名家十五讲(57)

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从心开始 作者:美妙


五行是《尚书·洪范》篇里箕子周武王讲的治国之道,首先就是讲五行 的重要,最后以五福收尾。为什么古人很重视“五”这个数字呢?说穿了,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最大的孝就是能实现五福临门。何谓五福?就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 终命,也是大家平常所说的福、禄、寿三星。一个人能够长寿、富贵、身心 安宁、好善乐施、安享晚年、无疾而终,就是最好的人生了。而要得到这一 切,就必须行孝,先成为有老有子的三代家庭,再使自己从子变老,做到五 代同堂,那就是在世的活神仙了。所以,五行之门就是忠孝之门,也是真正 的不二门。

百善孝为先

钟茂森

钟茂森,1999年获得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金融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 萨斯州州立大学商学院任教四年,获美国特批的“杰出教授与科研人才”绿卡。2003年迁居澳 大利亚,任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后来获得终身教职,并在中山大学岭南学 院、台湾成功大学任兼职教授,担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研究员。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 讲四十余次,在世界知名金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三次获杰出论文奖。钟茂森教 授2006年在受聘于厦门大学金融首席教授之际,毅然辞退薪职,义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至今已录制的儒释道经典讲座超过一千小时,主题演讲已有百余场。钟茂森教授现任澳洲 净宗学院副院长。

“和”字的这个和,我们如果把它细分一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一 个是人心和善,一个是家庭和乐,一个是人际和顺,一个是社会和睦,一个是 世界和平。这五个方面,可以说使自己的身,到家,到国,到天下,都能够达 到美善。从古至今,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我们看到人类都在追求、向往着这 样的一种和顺美善的境界。如何能达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早在二千五百年前 我们就看到了答案。孔子,我们的夫子,有天跟他的学生曾子有了一番讨论, 这就是著名的《孝经》。《孝经》一开头:“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 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仲尼”就是夫 子,他在家里闲居着;曾子是他的学生,而且是他的传人,在旁边侍奉着老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师,非常的恭敬。这时候老师就问他,说古圣先王有至高无上的道德,非常重 要的道理和方法,能够让天下和顺,人民百姓都能和平安乐、幸福美满,上下 都没有怨恨,能够相安无事,这不就是和谐世界吗?你知道吗?当曾子听到夫 子提出这么重要的问题的时候,他会怎么反应?

我们知道曾子是一位大孝子,“二十四孝”里面有他,说他有一天上山 去砍柴,母亲在家里,结果来了客人,母亲心里急了,不知道怎么招待,就 想着应该赶紧把自己的儿子唤回来。过去没有手机,没办法发短信,她就想 到咬自己的手指。十指连心,这一咬下去曾子在山上就感到心痛,不知道家 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就跑回家里,一看,原来是来了客人。他母亲告诉 他: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招呼回来,所以咬自己的手指,让你得到感应。像 曾子这样心里念念想到母亲,即为纯孝,才会有这样的感应。所以《孝经》 中夫子要对他讲,他是《孝经》的当机者,其他人不行。如果孝道没有根 基,你对他讲他也听不懂。

夫子一开始就问这么重要的问题,关于和谐世界的问题。那曾子怎么 回答?“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他说我曾参并不聪明, 怎么能够知道和谐世界的大道?曾子说这个话的时候,原来是坐在那里,结 果一听到老师提问立即站起来,然后很恭敬地来向老师请教。他没有说:先 王至德要道,不就是孝道?我知道!要是他这么对老师讲话,那老师还会不 会讲下文?不会了。所以对老师有恭敬、至诚的态度,谦卑的态度,这是受 教。所以曾子能够成为夫子的传人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尊师重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