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创新,即灭亡”吗(12)

世界500强的创新魔方 作者:(美)迈克尔·劳德


思科收购Andiamo的操作,是关于企业为了寻求创新究竟愿意做什么的一个恰当的例子。不管怎样,Andiamo将一些风险投资和公司风险投资资本同将企业精神“外旋”这一概念结合起来,即使企业精神从未真正地离开过其所属的企业。思科和Andiamo将其企业精神灌输到正在进行中的实地研发和生产联合体中。最后,它们以“内旋”的方式完成了收购。为了培育和获取新想法和新技术,企业愿意进行非凡的尝试。创新新方法的魅力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如此多的优秀管理者要追求那些,至少回顾起来不可靠的想法呢?为什么这么多知名企业狂热地追赶最新的强大创新潮流?无论在实践中有何缺点,至少有三个关键理由是使所有这些“创新新方法”引起广泛的兴趣,获得强劲发展势头。最显而易见的第一个原因是创新确实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是一个空洞的词汇。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意味着知名企业的领导被迫要找到新的低成本方案,为获得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产品和服务而竞争,以确保其利润。产品生命周期加快了。这意味着必须频繁地产生“新的、改进的”产品。在众多领域中,计算、通信以及生物科学中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科技进展开始改变主导产业中创新的主要过程和成果。崭新的技术很有可能会颠覆现存的商业模式并改变基础产业经济学。更好、更快地进行创新的压力成为越发核心的商业生活现实。当企业为达到这一目的焦急地寻求改进了的新方法时,各种创新的时尚潮流轮番盛行起来。每个想法都表现得如此具有吸引力的第二个原因是旧的创新模式停滞了,它不再起作用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所有人也都感觉到了这一点。这个话题天天都是报纸的头条。那些不久前发生的、被公认为经典的成功案例——那些真正最早的、凭自己实力在当时获得巨大成功的发明者严重受挫。曾经被全球同行羡慕的研发实验室完全不能再创造出成果。从IBM到通用汽车公司,从 AT&T到宝洁,原有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市场领导者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陈旧、落后。似乎每个蓝筹企业不是被暴跌的销售额搞得晕头转向,就是受到一些新贵企业的威胁。知名企业想要摆脱其已陈旧发霉的传统的禁锢,就要进行更新。企业探索着创新的新模式,尤其是能替代其传统官僚主义研发方式的新模式。所有这些创新的潮流显得如此诱人的第三个原因是:每次潮流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成果。不幸的是,每种创新方式的限制和条件通常最多也就被无关紧要地提一下。于是,领导人和企业家就毫无顾忌地贸然采用每一种新方法和新策略。他们很少去考虑应用方面(何时、为何要用)以及执行方面(究竟怎样应用)的重要细节。除了这些应用、执行中的困难外,每种创新理念确实带来了一些新鲜有益的新想法。它们为创新工具箱增添了有用的新鲜力量。但是,与使用其他任何工具一样,这些想法的效果取决于人们在应用它们时的判断力和技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