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挑起银行业重任(2)

永不消逝的经营智慧 作者:(美)托德·布什霍兹


 

对贾尼尼来说,借钱给小人物并不是发善心。那确实是笔非常好的大买卖。他愿意站在美国财富积累的风口浪尖上。他具有惊人的洞察力,能够看到小企业或许也能和大企业一样,拥有良好的信誉。时至今日,曼哈顿已看不到泛美大厦和无线电公司大厦具纪念意义的标志。那些都是响当当的名号,曾领军传统银行,并广受这些银行追捧。但如今这些名字都已消失不见。现在让我们沿着第七大道漫步,你依旧能看到卡内基三明治店的霓虹灯招牌,它从1937年起就一直矗立在那里。贾尼尼意识到,一个具有数百万美元的庞大财团,也许还不如一种好吃的熏牛肉三明治更具存活能力。

数年之后,贾尼尼在国会面前声明并解释道:“小人物是一家银行最好的客户……他会和你一起善始善终。而大人物和你在一起是因为他想从你这得到些什么。”1904年,贾尼尼拉贾科莫?费根入伙,创建了意大利银行。意大利银行不仅接纳不同类型的客户,还志在对银行经济和经济本身进行革新。摩根模式的银行看不起储蓄业务。如果你走进摩根银行的大厅,要求开户或贷款,银行的人会像听你说要和拿破仑一起吃饭一样地看着你。银行就像是私人俱乐部。没错,他们把存款放在保险库中,但仅仅只是为了给那些有钱的富人们提供方便而已,他们的钱多到连床底下也放不下。和今日的银行不同,那些存款并不是马上拿去借给别人的。在1900年,如果摩根银行有500万美元的存款,那么一般来说它的保险库里就有500万美元。而按照今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要求,银行手中可以只保留10%的存款。其他90%的钱都可以借出。这样一来就可以利滚利,从而使经济得到扩展。

在贾尼尼建立意大利银行时,犹太人、希腊人以及其他东海岸的移民群体也在建立各种社会金融团体。这些团体通常被称为“葬礼团”(因为他们之中许多成员的部分愿望就是为了存钱办一个体面的葬礼),这些团体会集钱借给新成员或者新的企业家,而新的企业家则有义务去赚回一些利润,从而得以进行下一次的援助活动。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纽约的韩国杂货店还在用这种模式筹募资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