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挑起银行业重任(1)

永不消逝的经营智慧 作者:(美)托德·布什霍兹


 

在31岁退休?这不太可能。贾尼尼只是在寻找新的挑战。他发现房地产业、投资业以及银行业颇具挑战。在罗?斯卡泰纳公司,当农夫们还在忙着询问下个季节的作物是否有种子、工具以及劳力方面的优惠时,他和爸爸的心思已经飘向银行业了。斯卡泰纳公司不要贷款利息,在农忙的时候给出了低价格。而爸爸和贾尼尼在判断人格和农场技术方面都十分敏锐,所以他们可以直接提供贷款,而不会遭受意外损失。

1902年92岁的岳父约瑟夫?库尼奥去世后,贾尼尼真正地进入了银行业。(贾尼尼的女儿克莱尔也活到了92岁,并成为首个在美国银行和西尔斯?罗巴克董事会中任职的女性。)约瑟夫是个敏锐的投资家,但却不太注重细节。事实证明如此:他留下了11个孩子,但却没留遗嘱。不过资产执行者这一重要人选,他却用铅笔写了下来,那就是贾尼尼。除了房地产工作,库尼奥还是一家当地哥伦布储蓄借贷银行董事会的成员。

满怀热情上任的贾尼尼,继承了董事会议桌旁库尼奥的位子。他有新点子,势不可挡,但他要怎样把新点子付诸实践呢?他冲进了朋友詹姆士?费根的办公室,他是美国国民银行的副行长,个子不高但很有干劲,显然是个爱尔兰人。他对费根说道:“我打算开家银行,告诉我要怎么做!”

费根吃惊地眨了眨眼,劝贾尼尼说旧金山已经有足够多的银行了。但是贾尼尼根本不听劝,他准备开一家完全不同的新式银行。

来自贾尼尼的新点子[*1]从下层社会到富人阶层贾尼尼并不傻,他意识到自己最大的胜招不是去挑战大银行的客户,而是招揽那些大客户嗤之以鼻的人。傲慢的哥伦布银行借钱给财大气粗的白星航运公司,后来他们制造了泰坦尼克号;而贾尼尼则愿意借钱给救生艇和小划艇的制造商。

要想理解贾尼尼革新的点子,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贾尼尼好莱坞最大的崇拜者,也就是后来成了导演的弗兰克?卡普拉所执导的电影。卡普拉是西西里岛移民,后来执导了两部回忆贾尼尼的电影。第一部叫《美国疯狂》,主角沃尔特?休斯顿是一个亲民的银行家,他运营的银行根据人格进行借贷。第二部则是较为知名的圣诞经典《美好人生》,此片讲述了吉米?斯图尔特饰演的乔治?贝利,在此片中同卑鄙的垄断银行家波特斗争的故事。

顽固古怪而又怀恨在心的波特坚信,贝利灵活的贷款政策只会制造出“满腹牢骚、懒惰无比的乌合之众,而不是勤俭节约的劳动阶层。”

作为回应,乔治?贝利对波特口中的“乌合之众”,也就是劳动者,大加赞赏:“他们是这个城市里工作最多、付出最多、活着最多以及死去最多的群体。好吧,也许让他们在几间体面的房间和一间浴室里工作、付出、活着、死去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爸爸却不这么想。对于他来说,他们是人,而对于你,一个乖戾挫败的老男人来说,他们只是牲口。在我看来,他死时比你要体面得多,这一点你永远都无法企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