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多个人的世界(2)

经济思维:以理性融入社会 作者:董志强


若这个经济中还存在另外一个人乙,上述对甲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乙。即,假设乙在任何情形所认为的苹果兑换梨子的比率是1∶Y,则Y将随着乙拥有苹果数量的多寡而不同:拥有苹果多,则Y小;拥有苹果少,则Y大。

甲和乙之间的交换在什么时候更容易产生?不妨这样考虑:

甲对乙说:“我愿意拿1个苹果换你X个梨子。”

乙回答说:“对我来说,我认为1个苹果值Y个梨子。也就说,你给我一个苹果,我愿意给你Y个梨子。”【这里,我们暗含了假设:甲和乙都讲了实话。现实中,若听说别人愿意拿1个苹果换我2个梨子,我肯定不会告诉他其实我愿意用3个梨子换他那个苹果。就是说,人们在交易中,存在试图通过说谎和欺骗以榨取利益的情况。但是,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跟我交换的人不是傻瓜,他知道我会说谎,所以他一开始也可能说谎,比如他可能不会一开始就如实宣称愿意用1个苹果换2个梨子,而是谎称1个苹果应换回3个梨子。当然,我也不是傻子,我会怀疑他一开始的报价……这些问题,涉及非对称信息博弈问题。我们在本书会简单讨论信息不对称交易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但不会太深入。读者若希望更深入了解,可参阅我的另一本博弈论通俗读物《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大家应该发现了,甲对1个苹果索要的是X个梨子,乙愿意为1个苹果放弃Y个梨子。只要X
<y 这个交易就可以达成="这个交易就可以达成" 当x越小="当X越小" y越大="Y越大" 交换区间="交换区间" x="X" y="Y" 就越大="就越大" 交易就越容易发生="交易就越容易发生" 什么时候x越小="什么时候X越小" 那就是甲的苹果越多="那就是甲的苹果越多" 而梨子越少="而梨子越少" 的时候="的时候" 什么时候y越大="什么时候Y越大" 那就是乙的梨子越多="那就是乙的梨子越多" 而苹果越少="而苹果越少" />

由此我们可以说,当甲苹果越多、梨子越少,而乙苹果越少、梨子越多的时候,两人就越容易发生交易。这里甲、乙是任意的代号,因此这个结论反过来说也成立:当甲梨子越多、苹果越少,而乙梨子越少、苹果越多的时候,两人就越容易发生交易。更一般地,我们还可以说:当两人所拥有的物品数量结构越是有差异的时候,他们就越容易发生交易。

这一结论用于讨论国际贸易也是成立的,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各个国家总是在提供自己更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研究表明,即使对于产业内的贸易来说,产品异质性也是促进该类贸易的重要原因。

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下,1∶X作为甲的意愿交换比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很显然,放弃1单位苹果,丧失的效用是:1个苹果×苹果对甲的边际效用。得到X单位梨子,得到的效用是:X个梨子×梨子对甲的边际效用。意愿交换意味着,失去的效用与得到的效用应该相等,即:1个苹果×苹果对甲的边际效用=X个梨子×梨子对甲的边际效用。这个式子可以改写成如下式子:

梨子对甲的边际效用

1X= —————————

苹果对甲的边际效用

我们发现,原来是甲对于梨子和苹果的边际效用评价之比确定了甲的意愿交换比率。而且这里一样可以证实:随着苹果减少而梨子增加,式子右边分母将变大、分子将变小,为使等式成立则X必须逐渐变大。与前面的结论一样。

交易价格的形成

价格机制与市场的形成及其作用,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故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现在我们来看看,两个人相互交易,最终会以什么样的价格(即交换比率)成交?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