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伯南克的美联储》 引子(1)

伯南克的美联储 作者:(美)伊森·哈里斯


对美联储新主席的早期印象

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常常被看做是美国权力榜上的二号人物。通过执行加息或降息,美联储可以把它的政策意图传递给全球资本市场。联邦基金利率的微调会影响世界经济走强或走弱,并最终影响通货膨胀率。难怪再没有比美联储主席的讲话更吸引投资者注意力的了:他的讲话经常会对美联储下一步行动的方向提供一些暗示或线索,全球金融市场往往会因为其透露的积极信息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为他的悲观预期而愁云笼罩。

不过,对于众多投资者和媒体来说,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似乎是一个带有些许神秘的人物。媒体几乎还没来得及对伯南克这个人进行大肆宣传,他就匆匆忙忙地上任了。2005年秋天,当时参议院正在热烈讨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人选的问题,而且参议院对布什总统的提名持反对意见,因此伯南克就任前的调查听证会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参议院非常顺利地批准了对伯南克的任命,只有一位参议员投了反对票——这一票来自于吉姆·邦宁(Jim Bunning),长期以来他一直对美联储持批评态度。邦宁认为:伯南克与他的前任艾伦·格林斯潘实在是太相似了。

对美联储新主席的早期印象伯南克的美联储伯南克于2006年2月6日宣誓就职,这标志着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长达19年的传奇历史终于划上了句号。媒体对格林斯潘的评价呈现出两种极端态势:有些人十分尊崇他,而有些人则把他比喻成魔鬼。撰稿人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出版了一本有关格林斯潘的书,之所以用“大师”(Maestro)作为书名,是因为作者认为格林斯潘领导美联储为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在1998年美联储为资本市场提供紧急资金援助以后,格林斯潘就成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并被冠以这样的大标题——“美联储要拯救全世界”。2005年8月,当各界人士来到怀俄明州参加美联储的年会时,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和里卡多·莱斯(Ricardo Reis)发表的讲话称:“尽管苏联解体与波士顿红袜队的崛起都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人们可不会把这两件事情的功劳算到格林斯潘的头上。”潜台词是人们不会把不属于格林斯潘的功劳归功于他,即人们对格林斯潘的推崇和赞美是有事实根据的。——译者注演讲的结束语是:“他(指格林斯潘)有理由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中央银行行长。”

格林斯潘获得的成就确实令人羡慕。20世纪70年代,在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和威廉·米勒就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美联储丢掉了它最宝贵的资产——民众对其反通货膨胀决心的信任。但是到了2005年,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下降到2%左右,从表面上看,格林斯潘终于赢得了这场由其前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于1979年发起的反通货膨胀战役。除此之外,格林斯潘还引导美国经济安然度过了多个重大金融危机。在其任职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仅经历了两次短暂的衰退。从历史经验来看,大约每隔五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经济就会进入衰退阶段,失业率高达10%;但是格林斯潘成功地弥平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保持了经济持续繁荣,并使得失业率始终未超过的水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