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野蛮生长带来的弊病(1)

黄光裕的战争 作者:彭征


2010年11月10日,在黄光裕、陈晓“百日分裂”后媒体爆出了双方“和解”的新闻。此次黄陈之间的“和解”,实际上是国美董事会以黄家代表邹晓春、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会为条件,保住国美非上市门店暂不拆分。但这个结果并不是黄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黄陈之争”,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这场战争,只要陈晓继续留任国美,或者黄光裕保住大股东地位,都不能宣告这场战争结束。现在看来,这场战争正在一种明“和”实“分”的博弈中推进。

早在2010年8月5日,以陈晓为董事局主席的国美电器董事会发布公告,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大股东黄光裕,认为其在2008年年初回购公司股份违反相关规定,并要求其赔偿公司所受损失。从这一天起,黄陈双方的关系从主雇关系演变成了敌对关系。黄陈二人正式宣告决裂。随后,陈晓一心想通过增发股份来稀释黄光裕的股权,从而达到“去黄”目的,让国美成为一家更加“公众”的公司,以便更方便自己的“管理”。而一手创立国美的黄光裕则试图通过罢免陈晓夺回控制权。黄光裕当初为了更高效地左右国美,把一些本该由股东大会决定的事项“下放”到董事会,而后来黄光裕的锒铛入狱和贝恩成功进入董事会导致他失去了对董事会的控制。

陈晓与黄光裕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国美的未来埋下一颗地雷,陈晓、黄光裕的这种相互制衡、没有赢家的争执状态,随时会让国美的内战一触即发。而这个局面谁都不希望看到,这将是一场“双输”的战争。

作为国美集团的创始人――黄光裕,曾在五年内三次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荣登胡润中国富豪排名榜首富。然而这样一位耀眼的首富,却两次遭到公安系统的调查,最后一次的调查让他锒铛入狱,首富光环瞬间惨淡落幕。

黄光裕,出道二十几年时间内,锻造了一把锋利的国美“屠刀”,敢冒险、能执行,用一场场血腥的战斗成就了他的“辉煌”。可以说,尽管国内没有几个人的财富比他更多,但是对他公开质疑的声音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届首富,甚至任何一位企业家。

实际上,黄光裕的创业并不轻松,其中充斥着一场场你争我夺的战争。从天津拉开了全国扩张的序幕起,几乎每个月就有两家国美直营店及一家加盟店在全国的某个城市诞生。国美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受到当地传统商家的强烈抵制,甚至一些竞争对手的手段超出了合法竞争的范围。国美也被称为“北方的狼”、“捣乱分子”、“鲶鱼效应”、“价格屠刀”等。

同时,黄光裕利用家电零售和地产进行产业互补,借助李嘉诚提出的“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有效地利用了地产加零售业务这对黄金组合,其中电器零售业可以提供大量的现金流,而这些现金流又可以投入到地产公司以求得高额回报,二者兼容互补,即获得了1+1>2的效果。

性格决定命运。黄光裕的商业逻辑是,必须做行业老大。黄光裕的强势,在对家电连锁业的控制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野心随着国美的上市更加膨胀,大手笔收购排名连锁第三的永乐,后鲸吞大中、三联。这种个性也许正适合连锁扩张的初期状态,那时国美的发展可谓是一骑绝尘,把苏宁电器甩在了后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