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股东出尔反尔(1)

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嬗变之痛:国美劫 作者:郎朗


华平基金虽然也入围了2009年4月初的名单,但在3家机构中华平基金却最早出局,因为贝恩、KKR显然给出了更高的价格和条件,而进入6月在与贝恩的竞争中KKR也掉队了。

笔者了解到,此前KKR和贝恩资本2009年4月曾对国美电器要出售的20%股权给出了30亿港元的价格。

对于这一价格,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指出,“这一价格对国美电器来说还是偏低。因为国美电器2009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而且第二季度的表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据悉,2008年11月将国美电器的估价下调到港元的花旗银行,2009年5月底在最新的调研报告中给国美以“买入”的评级,并将其目标价格上调到港元。

按照花旗给出的价格,如果国美电器增发20%的股权,也就是亿新股,那么其价格至少达到33亿港元。

由此,2010年5月28日前后,贝恩资本给国美电器的谈判团队提出了5亿美元的最新报价。按照当时汇率相当于亿港元,显然这一价格是贝恩能够在6月初进入“排他性谈判”的前提之一。

国美上述内部人士告诉笔者,“贝恩资本给出的价格是能接受的,但贝恩胜出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因素。”

这是因为贝恩资本2009年5月下旬已向国美电器方面递交了一纸新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主要是以“保证黄氏家族的控股地位”为前提。

对于这一方案,其实就是最后实施的可转股债加供股的方案,贝恩资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让步,其实与黄光裕家族的态度转变是密切相关的。

其实陈晓、王俊洲、魏秋立组建的3人决策委员会与潜在的战略投资者的谈判,从一开始就经过了黄光裕家族成员的授意,黄秀虹曾经做出这样的承诺,“只要能让国美电器渡过难关,黄光裕家族让出大股东的地位也是可以的。”

然而在陈晓等将“融资”作为第一要务开始谈判后,特别是3家外资机构入围后,其中与陈晓关系甚密的贝恩资本胜算最大的情况下,黄光裕家族开始向王俊洲等人表达自己全新的意见。

有权威人士透露,从2009年4月底开始,黄光裕家族的人士突然开始以某种方式向董事会“发表意见”。5月初开始,黄光裕夫人杜鹃也使用类似的渠道施加对国美管理层的影响力,其“意见”就是保证黄光裕家族的控股地位。

黄光裕家族为何出尔反尔,这显然与进入独家谈判的贝恩资本与陈晓的关系有关,黄光裕家族给记者提供的一份文字材料是这样解释的:

作为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其投资一般都是以最短的投资周期来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但贝恩资本投资国美似乎还有深层目的。自中国零售市场开放以来,大量国际零售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经过多年布局,现在已经掌控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还比较纯净,虽然国际最大的家电零售业巨头百思买一直希望布局中国市场,但几年下来除收购了金五星外并无实质性进展,就连百思买的品牌也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知。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对投资中国家电零售企业的热情并未降低,从当初摩根士丹利与永乐中国的“对赌协议”,到此次贝恩资本投资国美,屡屡拿出大手笔。

提到国际资本对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热情,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就是贝恩资本的亚洲董事总经理、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竺稼。在大摩与永乐的赌局中,竺稼正是大摩的操盘手――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而对赌的另一方正是当时的永乐中国董事局主席,现任国美电器的董事局主席陈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