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崭新的品牌化世界

NO 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 作者:(加)娜奥米·克莱恩


 

跨国企业的财富及文化影响力在过去15年来涨幅有如天文数字,原因或可上溯至80年代中期,由管理学界提出的某个看似无害的点子:成功企业的要务在于创品牌而非制造产品。

在此之前,虽然企业界咸认鼓吹品牌是很重要的,但是所有脚踏实地的厂商,无不将产品的制造放在第一位。这项准则是机械时代(machine age)的无上真理。举例来说,1938年《财富》(Fortune)杂志上的一则社论就主张,美国经济尚未从不景气当中复苏,完全是因美国人已经看不到制造“物品”(things)的重要性:

这个主张的内涵就是,工业经济的一项基本而且无可取代的功能,即是“制造物品”;制造的东西愈多,收入就愈高,无论是金钱,抑或不动产。所以,若欲找回失去的复苏力道,必须从工厂下手,那儿才有车床、电钻、炉火及榔头,工厂及土地才是购买力的“源头”。

长久以来,制造物品一直是(至少在原则上是)所有工业化经济的核心。可是到了80年代,受当代经济衰退所迫,某些全球势力最大的厂商开始产生迟疑。于是出现了这一共识:企业虚胖,雇员太多,更有“太多物品”让它担负过重。生产过程本身(经营自己的工厂、向成千上万的全职固定员工负责)愈来愈不像是通往成功之道,反倒像是沉重的负债。

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企业类型开始和传统的美国自产自销厂商争食市场大饼;像耐克和微软,以及晚一点的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英特尔(Intel)。这群先行者无畏地声称,制造产品不过是买卖的附带部分;而且,由于近来贸易自由化,加上劳工法改革大有斩获,他们可以让承包商为自己制造产品,其中有不少来自海外。他们表示,这些公司主要生产的并非物品,而是品牌的“形象”。他们真正干的活并非制造,而是营销。毋庸多言,这项准则已经证明可以获利滚滚,成功的准则也使得各家公司纷纷投入减重比赛:拥有的愈少,薪资列表上的员工愈少,所创造的形象(而非产品)愈打动人心,就愈能拔得头筹。

因此,过去几年企业界的合并风潮不过是一场骗人的把戏:大公司相互合并,只不过是“看似”变大了而已。要真正了解这些转变,就必须知道,从某些重要层面(当然不是利润)来看,这些合并的公司其实是瘦身了。它们表面上的巨大,不过是为了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通往真正的目标:一脚踢开物品的世界。

现今许多有名的厂商已不再制造、推销产品,反倒购买产品,继而“打烙品牌”,因此这些公司永远在寻觅有创意的新方法,好打造并加强自身的产品形象。生产也许需要电钻、熔炉、榔头等,打造品牌需要的则是一套全然不同的工具及素材。为了便于营销,需要无止境地炫耀品牌之名,持续更新形象,更重要的是,要用全新的空间来散播品牌本身的概念。在本书这一部分中,我将审视执著于品牌认同(brand identity)的企业是如何挑战 (方式可能隐秘不显,也可能昭然若揭)下列公众及私人空间:包括学校等公众机构、年轻人的身份、国籍的概念,以及非贩卖空间(unmarketed space)的可能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