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1489年《马尔特鲁斯地图》上的南美洲河流水系

古地图密码 作者:刘钢


《马尔特鲁斯地图》的绘制者是15世纪下半叶德国地图学家马尔特鲁斯(Henricus Martellus)。史料中有关这位地图学家的记载寥寥无几。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显示出,这位地图学家出生于纽伦堡,他曾在1480年至1496年期间旅居意大利,《马尔特鲁斯地图》是他于1489年在佛罗伦萨绘制的。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欧洲地图学界的中心。当时,这座城市中有许多来自欧洲各地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他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信息、讨论地图的绘制技巧。

《马尔特鲁斯地图》看上去只绘出欧、亚、非三块大陆。图中,欧洲西海岸至亚洲东海岸之间的距离被极度夸大,夸大的长度多达八千公里,这几乎相当于地球圆周的五分之一。相反,此图却缩小了大西洋东、西方向的宽度。在一些史学家心目中,《马尔特鲁斯地图》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这些史学家认为,这幅地图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反映出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欧洲公认的世界观。正是这种世界观诱发哥伦布提出从欧洲横跨大西洋抵达亚洲的设想,并由此导致“发现”美洲大陆。

为了证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欧洲人的世界观确实如此,史学家们还列举出了一件15世纪时期的地球仪(见彩图8)。这件地球仪由德国地理学家贝海姆(Martin Behaim)于1492年制作,制作的时间早于哥伦布首次横跨大西洋。与《马尔特鲁斯地图》很相似,贝海姆地球仪夸大了欧、亚大陆东西走向的宽度,同时缩小了大西洋的宽度。

《马尔特鲁斯地图》和贝海姆地球仪还有另外一个共同错误,这就是东南亚马来半岛以东多出来一个巨型半岛,它的面积几乎大于图中的欧洲大陆。毋庸置疑,亚洲大陆根本没有这个巨大的半岛。可是,这个半岛不仅仅出现在《马尔特鲁斯地图》和贝海姆地球仪上,它还多次出现在16世纪绘制的其他世界地图之中,《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图》就是其中之一。

15、16世纪的欧洲地图学家为什么会犯下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形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一些学者认为,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绘图者将美洲大陆误为一个附属于亚洲的半岛。首次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著名阿根廷籍史学家甘迪亚(Enrique de Gandia)。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撰写的一本书中指出,《马尔特鲁斯地图》上那个虚构的“东南亚半岛”很可能是南美大陆。甘迪亚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四十多年之后,另一位著名阿根廷籍史学家格拉索(Dick Edgar Ibarra Grasso)撰文支持甘迪亚的观点。格拉索进一步指出:《马尔特鲁斯地图》中那个所谓“东南亚半岛”就是南美洲,16世纪史学家曾将此半岛称之为“龙尾”;并且,此半岛西部的海域不是印度洋的一部分,而是太平洋。

格拉索的文章引起了国际史学界的注意,他的理论使一些史学家联想起葡萄牙史学家加尔沃(Antonio Galvao)于1555年写下的一段话:

葡萄牙国王的长子敦·佩德罗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于1428年经英格兰、法国、德国抵达圣地(Holy Land)和其他地方。之后,他取道意大利返回家乡,途中经过罗马和威尼斯。在那里他买到一幅世界地图并将此图带回家乡。此幅地图绘出了整个世界的所有部分,为敦·亨利的“大发现”事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图中,麦哲伦海峡被称为“龙尾”,好望角被称作“非洲之前沿”,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信息。

虽然甘迪亚和格拉索的观点引起很多史学家的注意,《马尔特鲁斯地图》绘出南美大陆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观点只能被视为一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假想”。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假想”的支持者很快找到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葛雷兹博士(Dr. Paul Gallez)是一位知名的拉丁美洲史学家。与现代南美地图进行详细比较之后,葛雷兹博士发现,《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上面的河流体系与南美的马格达雷那河(Magdalena)、奥里诺科河(Orinoco)、亚马逊河(Amazon)、托坎延斯河(Tocantins)、圣弗朗西斯科河(San Francisco River)、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巴拉那河(Parana)、乌拉圭河(Paraguay)、南美科罗拉多河(Rio Colorado)、黑河(Rio Negro)、秋波河(Chubut)以及里奥格兰德河(Rio Grande)等十二条主要河流体系非常相似。葛雷兹博士还指出,《马尔特鲁斯地图》中的“龙尾”半岛显现出南美大陆南端东部海岸的沃德斯半岛(Peninsula Valdes)、垂斯潘塔斯海角(Cabo Tres Puntas)和保拉海角(Cabo San Francisco de Paula)的轮廓。

葛雷兹博士认为,这些相似之处充分证明《马尔特鲁斯地图》中的“龙尾”半岛就是南美大陆。他进一步论证说:“在哥伦布之前没有任何勘探南美洲的记录。但是,《马尔特鲁斯地图》显示的水文地质揭示出一个待考证的史实。我们或许应该相信,在马尔特鲁斯绘制地图之前,他已经知晓南美洲的地理信息。我们应该从一些更早的地图中寻找这些信息的来源。”

葛雷兹博士细致的对比、严谨的分析和出人意料的结论令史学界感到非常震惊。他的理论对哥伦布的历史地位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认同这一理论,就等于默认在哥伦布之前欧洲人已经知晓南美大陆的水文地理、东部海岸线以及太平洋。而这一切将会釜底抽薪,使得传统的“地理大发现史”陷于崩溃的境地。

为了维护苦心经营近五百年的“地理大发现史”和哥伦布的历史地位,一些史学家纷纷向葛雷兹博士发难。有些学者认为,葛雷兹博士的对比研究毫无意义,他们声称《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的河流体系与南美大陆相似仅仅是一种巧合。有的质疑《马尔特鲁斯地图》的绘制年代,认为这幅地图很可能是17或18世纪制作的赝品。还有的指责葛雷兹博士的研究不彻底。这些指责者声称,除非能够找到《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的信息来源以及将南美误为半岛的原因,否则葛雷兹博士的理论只能归类于毫无疑义的假想。

面对种种责难,葛雷兹博士没有退缩。对于“巧合论”,他回答说:《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上主要河流的数量与南美大陆完全相同,既不多也不少。尤其是《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上“Y”字形的河流体系。这一河流体系无论是形状、河道方向、比例关系,还是所在的地理位置,都与由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组成的河流体系非常相似。河流的发源及其河道的走向完全是由河流所在地势、地貌决定的。“龙尾”半岛上河流的走向与南美大陆实际水文相同的现象说明,“龙尾”半岛的地势、地貌在诸多方面与南美大陆相吻合。除南美大陆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与“龙尾”半岛的地势、地貌及河流体系相同或类似。因此,这种相同或者类似绝对不可能是出于巧合。对于“赝品论”,他申辩说:在1830年之前,没有人知晓秋波河河道的走向,17、18世纪的人怎么可能伪造《马尔特鲁斯地图》并绘出当时无人知晓的秋波河呢?对于第三种指责,葛雷兹博士虽然认为毫无道理,可是承认在史料中无法找到《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的信息来源以及将南美大陆误为半岛的原因。然而,葛雷兹博士相信,并且他也希望,《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的信息来源最终会浮出水面,那时人们自然会知晓《马尔特鲁斯地图》将南美大陆误为亚洲一个半岛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