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牛刀,刘关张的CEO舍我其谁(2)

孔明CEO物语 作者:李南


磨蹭了一会儿,这俩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还是往博望坡去了,只是打架的气焰早已消退了一半。

大约半个时辰后,关、张和赵云一起从博望坡回来了。所不同的是,关、张二人垂头丧气,赵云却喜形于色。然后,我们几人就坐在一起听赵云的描述。

“孔总真是英明呀,我照着您的吩咐:趁夜黑,曹氏公司的人在野外露营,搞了一桶汽油,一把火给点了,然后呢,我就躲在树丛里看他们的狼狈相,李典逃出帐篷边扑身上的火苗子边喊, 呀 ,我的信用卡呀!还有美元! 夏侯渊更搞笑, 哇,我女朋友的照片啊!刚给我的啊! ”

大家笑了一阵,我问:“那曹操是怎么表现的呢?”

赵云摘下耳中的MP3,学着曹操的口吻道:“孔明,卧龙村夫,我,我,我跟你没完!”

说话间,我再看看关、张二人的神情,两张大脸成了紫茄子!

说实在的,我策划的 “博望坡整曹操”事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证明我解决危机的智慧能力;二是要让关、张二人体验一下,不是什么事靠打架、单挑就能征服对手的。

当然了,如果我这场戏演砸了,那么在他们面前,我这“卧龙”不成也就反成 “爬虫”了,就算刘备不辞退我,我还有啥脸面在刘氏集团继续待下去呵,还不得让关、张,以及糜竹、糜芳、简雍、孙乾给挤对死?若是这帮人再嘴碎点,添油加醋的成世界往外散去,其他那些公司、集团谁还敢用“卧龙”?我生路都得绝了,还谈什么理想、抱负,趁早改名换姓回乡种马铃薯得了。

我认为,干管理这一行,要说方法人人都会说很多,但未必人人都能做得很好。尤其像我这样的“外人”,刚来刘氏公司,N双眼睛都加配了有色眼镜,我要是不一出手就震了哥儿几个,恐怕没几天,我不是满地找牙,也是一地鸡毛了。

别以为老曹是善茬,这家伙财大势粗,心狠手辣。我先他一步出手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让对手胆寒,告诉曹操,俺诸葛村夫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二是提醒内部像关羽、张飞等“刺儿头”,俺点子多着呢,要想治你们谁谁,玩儿似的!当然了,对关羽和张飞二人,我早有耳闻,不好管。目前看来先管好刘备,制定的制度让刘备认可,让他相信我一切都是为了他,这样,无疑拉了一座靠山,也堵了旁人的嘴。关羽和张飞倘若触犯了制度,自有刘备这位大哥惩罚他俩。我呢,喝喝小酒,充充好人,适时地为他俩说说情。这就是“抹稀泥哲学”。

你想啊,我是一个“空降”的CEO,在刘氏集团中地位再高也只是新人,想领导关羽、张飞这俩元老,还有赵云这些亡命之徒,你不拍着哄着劝着,这些人说不定就敢在关键时候毁你,那样也就毁了刘氏集团的事业前程。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我在刘氏公司注入“抹稀泥文化”,并不是一味地做“和事佬”,那样做没有原则,也不出成绩。便是坐“总裁”这把交椅也脸红。也就是说,“抹稀泥”的真谛在于为大局考虑,不得已为之的暂时妥协策略。“抹稀泥”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企业发展不“稀泥”!

提到“抹稀泥”,听起来好像跟玩世不恭有点儿相近,其实这只是我的一种理念性调侃,本意是指管理者要学会平易近人,它是管理层迎合人心的最基本要件。我想这种思路在治理目前的刘氏公司内部人员来讲还是管用的,问题是,公司管理层个个都是有一定背景的,他们的资格一个比一个老,他们能按我的意图去做吗?轻易出手的后果很严重。出于这种考虑,我想我还得说说我的心里话,以期给管理层留下一些告诫。

其一:现在刘备身边的几个关键性的管理人物在以身作则方面个个都拿得起放得下,但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点儿怪僻,这只能让同事敬畏而难得敬佩。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试想,假如有一天我和刘董都不在了,刘氏集团靠你们目前这种自以为是,如何能撑得下去?这真是让我感到最担忧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