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流执行胜过一流点子

做最好的执行团队 作者:连云尧


从人力资源分配来看,企业作决策的一般以高层领导为主,而部长经理、科长主任、班长组长,尤其是普通员工,基本上是执行者。企业需要合适而相对稳定的战略层面的决策,决策前要很慎重,一旦作出了决策就不可频繁变动,不能一年一个战略。从时间资源分配来说,用来作决策的时间少,用来作执行的时间多。我们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作执行的。因此从资源分配来看,执行更重要。马云也说,宁可要一流的执行、三流的点子,也不要一流的点子、三流的执行。

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执行力的几个代表性定义。在某些管理辞典里,对执行力是这么定义的:企业执行力就是企业对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实现最终目标的因素实行规范、控制、整合和运用的能力。这个定义把执行力跟执行能力也等同起来了,是不正确的。有人说,执行力就是将目标明确的任务在组织中得到全面完成。很多人认为这个定义是对的,其实它是不够全面的。它只描述了人们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执行的第一个前提是任务明确,第二个前提是任务可以全面完成,而在现实工作中,任务往往不会非常顺利地全面完成,执行力也会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

我个人认为,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执行力就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实际程度。当然,“目标任务”是广义的,包括贯彻执行规章制度,而不是只把经济指标作为目标任务,要从实际程度去理解执行力。

沿海地区每年都会刮台风,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说,如果没有今年的几号台风,我们的零件就不会生锈了;如果没有这次台风,我们交货时间可以提前三天……难道这些人不知道,在沿海省份,每年这几个月都有台风吗?这些管理者到底在管什么?也经常有人说,领导,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我们的货早就发走了,我们受到了余震的影响;领导,如果技术部的图纸没修改,我们就不会出差错;

领导,如果供应商交货及时,质量都稳定的话,我们又不是全检,就不可能出现现在的差错;如果这两天不派我去学习的话,我们的任务早就完成了……很多人都喜欢说“如果”,但是,执行力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强调实际结果。那么用程度来表达执行力,有道理吗?

假如一条生产线,按照设备、人员、技术、工艺等资源配置,一天能生产1000部手机,这1000部手机就是标准产能,属于生产能力。有一天企业只接到了900部的订单,那么,实际的生产力就是900部,生产能力还是1000部。但是如果工作计划有一点漏洞,企业只生产了850部,或者易损件没有管理好,影响了整条生产线的速度,企业只生产了750部,那么实际生产力就是850部或者750部。但是一个高效的管理者也可能因为善于搞团队建设、激发士气,善于改善管理、优化生产,结果生产了1100部。所以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力之间,有一个程度的关系,有一个变现系数。执行力就是执行能力与这个变现系数的乘积。

那么变现系数取决于什么?以我个人为例,我的能力是可以挑100斤的重量,但是我前天只挑了60斤,为什么?因为我心里有情绪,我在想,为什么小王的奖金比我的多250元?昨天又因为家庭和朋友的原因,我心里不痛快,只愿意挑40斤。今天我一斤也不愿意挑,因为我已经作好跳槽的准备,之所以留下来,是为了把本季度的工资、奖金结清,我只是在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是说,我的执行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变现系数下降了。变现系数低的原因是个人的意愿不高。员工如何能够为公司作有效的、最大限度的贡献?第一取决于品德,第二取决于能力,第三就取决于意愿。

另外,一般的企业安排工作通常都是级级传递的,先是高层的指令传到中层,然后中层的方案传到基层,最后才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本来这个工作方案是100分,结果在传递的过程中变成了60分、40分,甚至最后变成20分,这就是传递效率的衰减。同样,从基层到领导层面的传递效率也在衰减。此外,企业内部也会发生横向传递,内部的横向传递效率同样在衰减,比如这个部门很好,那个部门很强,但两个部门衔接起来却做不好工作;这个人才很优秀,那个人才也很优秀,可是两个人合在一起,执行力就是不强。而且,企业也要和外部进行传递,比如工艺上的协作单位、客户等,还有第三方支持单位,在内部和外部传递过程中,效率也是在衰减的。为什么会这样?

《读者》2008年第20期的卷首语《90%的玄机》值得我们思考,文章大意如下:

有这样一个等式:90%×90%×90%×90%×90%=59%。工作中,很多人认为把工作做到59%会被炒鱿鱼,做到100%太困难、太辛苦,也不现实,所以做到90%就已经很不错、很满足了。殊不知,公司是由许多环节环环相扣构成的,很不错的90%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如果不致力于每个环节的完美,那么即使每个环节都做到90%,5个环节后,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及格,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个数学等式告诉我们:执行过程经不起打折。在传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100分,才有可能保证接下去的传递不出问题。

所以,执行力的变现系数,既取决于个人意愿,又取决于团队的传递效率。我在和企业的密切接触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企业执行力低下,首先不是能力低下,而是个人意愿不够高,最严重的问题是团队的传递效率低。所以当务之急是,企业要关注团队的传递效率问题,先把效率提高了,再提升能力。第二章企业执行不力九大症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