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是说“我不会”

做最好的执行团队 作者:连云尧


企业当中,很多人都会讲三个字——“我不会”。新的工艺,我不会;原来手工做账,现在会计电算化,我不会;原来随意化管理,现在规范化管理,我不会;过去是94版本,现在做2000版本的体系,我不会;推行六西格玛,我不会……

企业的竞争力是动态的,所以为了保证企业动态的竞争力,我们必须不断地推行新的体系,引进新的方法,掌握新的技能。一句“我不会”,就可能把它们拒之门外,让我们丧失动态的竞争力。

有一次出去吃饭,服务员给我们倒酒。刚开始她用双手拿着酒瓶倒,因为包厢小,就碰到了我们的肩膀。我们说不必拘礼,让她拿我们的酒杯到旁边去,给每个人倒满一大杯就行了。她拿着酒杯,走到角落里倒酒,没有人看着她,也不存在对客人是不是礼貌和尊重的问题,我发现她还是用双手拿着酒瓶子倒酒。

于是我问她,当服务员之前,她是用双手还是一只手拿酒瓶子,她说一只手,因为一只手拿瓶子很方便。可是为什么刚才在角落里,没人看着她,她还是用双手拿酒瓶子呢?这位服务员说,她们都已经练出来了。结账以后,我到她们的老板那里去请教学习。

老板告诉我,过去酒店有规定,凡是动作做错的,被发现以后,要批评、要扣钱。可是有一次,一个服务员几乎是哭哭啼啼地说,她知道要用双手拿酒瓶子,但是一不小心就错了,她不是有意的,希望不要罚钱,因为她家里穷,她急需用钱。老板说他当时突然心里一动:员工不是有意的,她也知道应该用双手拿,那为什么会做错呢?后来他顿悟,如何拿着酒瓶倒酒,本质上属于技能,技能不能指望用一纸文件去达成,不能指望通过领导讲一次话、做一次报告员工就执行,也不能指望凭借规章制度的奖罚措施就能实现。重要的是,要把技能类的项目区分出来安排练习。老板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立即取消了原来的制度,他把服务员集合起来,让她们在闲暇时间,把自来水灌进酒瓶子,不断练习倒水,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习惯成了自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懂得了一个重要而又朴素的道理:如果说管理是盯出来的,那么技能就是练出来的。郭晶晶的跳水是练出来的,菲尔普斯的游泳是练出来的,张秉贵抓糖果是练出来的,员工的职业习惯都是练出来的。

技能方面,不要指望通过老师讲课就能掌握,一定还需要安排训练。浙江省的十大技能状元之一吕红兰,是来自千岛湖的一个挡车工。记者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这么有成就,有什么经验?小姑娘说,她就是练得比别人多一点,所以速度就比别人快一点。

想拥有一个像军队一样的团队吗?想拥有一批像军人一样的员工吗?想拥有像军队服从命令一样的执行力吗?那么你就要像军队训练军官一样训练你的干部,就要像军官训练士兵一样训练你的员工,就要像军队塑造军魂一样塑造你的企业文化!

技能是练出来的。学习的内容可分为事理、观点、知识和技能,事理需要点拨,观点需要灌输,知识需要传授,技能需要练习。无论操作技能还是管理技能,我们都需要下苦功练习。

作业:从执行力普查得出来的所有欠缺项目里区分出技能类项目,再细分出管理技能与操作技能,然后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练习。

遇到难题“没办法”

经常有人跟你讲这三个字,没办法。你能不能把客户投诉在三小时以内处理掉,不要拖到第二天?没办法的,我们铸造厂就是这样的,我们服装厂就是这样的;能不能不要迟到?我们从金山赶到这里不迟到是没有办法的。墨菲法则说你想象没有办法就真的没办法。

一家家用电器厂主要生产鼓风机,有一个客户欠了三万元货款。对于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来说,货款拿不回来,就没法继续生产。厂长要求销售部一定想办法把货款拿回来,销售部业务员都说没有办法,因为那个客户拖欠货款是出了名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厂长决定谁能要回这批货款,就奖励他货款的50%。一个姓郑的师傅自告奋勇接了这个任务,两天就讨回了两万五。

第一天郑师傅到客户那里去了,客户财务部的人说要钱没有,要饭有,你每次来催款我都让你吃饭。这也是商场上的惯用伎俩。那郑师傅是怎么讨来的呢?第二天郑师傅满头大汗、悲愤、焦急地出现在客户面前说,不得了了,家里通知我,爸爸死了,我情况特殊,我等不了了,能不能拿个两万八、两万九的?客户领导一想,人家爸爸死了还在这里讨钱,这个钱给他,别人也不能攀比。于是给了他两万五,拿到钱以后郑师傅偷偷笑:我爸爸五年前就死了。

别觉得郑师傅为了公司的货款诅咒自己爸爸,他只是用他的方法达到目的。我去企业里做内训,条件允许的话,都会提前到企业里调查,发现问题,收集案例,拍摄图片,然后上课就用这些东西,培训的针对性效果更强。

有一次我到一家企业内训,他们都已经开始推行6S了,可是我在冲压车间发现乱七八糟的场面,就问车间主任能不能先把整理和整顿这两个S做好?他脱口而出,这个没办法。为什么呢?他说我们场地这么小,品种这么多,人员这么杂,什么6S、7S,都是在办公室里面坐着的人没事干了说说而已。我说我明天要拿你这个车间的情况当反面教材讲课。他压根不相信我会这么做,他看过各种各样的老师,他的印象中老师就是来讲好话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拿了钞票马上跑。

第二天,我真的放了那个车间的照片问,这里是几车间?大家哄堂大笑,主任在最后一排满脸杀气地盯着我。我说主任,昨天叫你做好规范化现场管理,先做好整理整顿,你说没有办法,到底有没有办法?当着老板的面,众目睽睽下他没办法说“没办法”,他只能说有办法。

管理是盯出来的,第三天,我的助教又去那个车间检查,拍照。结果发现整个车间整洁有序。我拿两张照片前后对比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很快,大家就认识到很多事情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有用心想办法。

企业里,高层领导是来设定目标的,而中层干部与基层员工是要想办法达成目标的。创造性执行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执行。

我们要坚信,用心想办法,就一定有办法。如果说管理是盯出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那么办法就是想出来的。

有一家企业我去培训过好几次,课前调查的时候他们反映说,换模时间平均测试下来要25分钟,我说不行,要快速换模,25分钟太长了。他们说这个没办法,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没办法快速换模。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品种越来越多、批量越来越少;订单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少。

我对他们说,当你认为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不会去想办法,办法是想出来的,你们用心去想办法,我下次再来查。结果到第二个月,他们就做好了。他们做了一个模具等待架,现在平均换模时间只有46分钟,整个生产效率都提高了,得到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赞赏,并与这个公司加强了合作。

办法是想出来的,管理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办法总比问题多,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有用心想办法,用心想办法一定有办法。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