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5)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作者:林军


正所谓国家兴则企业兴。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国力大增。在北京申奥成功、奥运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背景下,国际奥委会也期待中国能出现像三星这样的企业。躬逢盛世且向来志存高远的联想如果能够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其品牌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都将产生一次飞跃。种种利好之下,联想当仁不让。

在正式成为2008年奥运顶级赞助商后,联想的奥运战略浮出水面。在联想提出的“科技奥运”与“人文奥运”这两大目标中包括:

第一,联想以高品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支持2008奥运信息系统的零故障运行;

第二,联想将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独特贡献,从而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第三,在全球推广北京奥运,让世界了解中国;

第四,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品牌形象,达成品牌目标和商业目标。

作为奥运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联想同时制定了周密的奥运品牌策略。在推主品牌还是子品牌的问题上,联想讨论了很久。参考三星等全球领先企业的经验,联想最终决定以承载“诚信、创新有活力、优质专业服务和容易”这四大顶尖品牌特性的Lenovo为主品牌,辅之ThinkPad和ThinkCenter这两个在全球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子品牌,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并行推广,各有侧重。

从联想奥运战略中不难看出,借助奥运会的东风,联想除了要把Lenovo打造成能和三星、松下、IBM相媲美的全球知名品牌外,也想向全世界呈现一个实力雄厚、认真负责、志在做百年老店的企业。

事实证明,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和奥运战略的实施,让联想从一家中国领先的IT企业,跃升为一家年收入近17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23000余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的国际化公司。

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前不久,联想作为非垄断行业唯一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名单。短短4年的时间,联想的营业额从不到30亿美元变成了168亿美元,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是重要因素,奥运战略同样功不可没。除了财富的急速增长,联想Lenovo品牌的含金量也得到显著提升。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显示,全球有53%的受访者认为,联想是新兴国际品牌中的佼佼者;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第二届“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中,联想也名列榜首。而在中国市场,2004—2007年,联想的品牌价值也从307亿元上升到607亿元,几乎翻了一倍。

“因为奥运,中国更加开放。参加奥运和加入WTO一样,对中国而言,都是进一步了解和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只有遵守规则,才能既得到别人的理解,又显示自己的力量,才能被大家举手认可。”在总结奥运战略成果的时候,柳传志这样说。

花巨资加入奥运“TOP计划”,在当时看来是存在不小的风险,但是,由于这笔费用是分阶段投入的,况且在2007—2008财年,联想集团盈利接近5亿美元,所以柳传志认为,“与联想所取得的成果相比,奥运赞助性价比很合适”。

一系列数据和报表都反映出了联想奥运战略的实际效果。柳传志对联想取得的成绩也表示满意:“中国国内市场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海外市场应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还可以继续投入。”

不过,自从2005年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后,柳传志基本已不再过问联想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所以,当2007年12月,联想宣布,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将退出奥运“TOP计划”后,柳传志说道:“要尊重职业经理人的决定。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完全一样,这很正常。”不以个人的好恶来影响接班人的战略决策,而且理解并支持接班人的决定,对接班人充满信心。这是一个卓越领导者在退居二线之后依然能发挥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案例3·500强只是山峰,不是峰顶

2008年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8年全球500强排行榜。联想首度上榜,虽位居第499位,却是中国第一家以非垄断身份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其意义非比寻常。

说到联想与世界500强之间的渊源,还要从20世纪末说起。

20世纪的最后几年是中国经济迈向世界最重要的几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得以明确,“入关”、“入世”成为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举措和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全球合作浪潮势不可挡,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期。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家决定重点扶持上海宝钢、江南造船厂、青岛海尔、四川长虹、北大方正、华北制药厂6家企业,每年每家将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力争在2010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舆论称:“世界500强远比奥运金牌榜闪光。国家尽了力,关键还在企业本身的自强不息,而更多企业自主性的强强联合才是中国更大的希望所在。”这也成为了包括联想在内的一批中国企业“世界500强情结”的根源。

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冲击世界500强的6家种子选手中并没有联想。但这并不能阻碍联想拥有自己的500强梦想。在1998年联想作“是否要上ERP”的决策之时,麦肯锡的顾问曾来到联想,从战略的高度与柳传志探讨了世界500强的发展。他们认为联想要想进军世界500强,必须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坚定了联想上ERP的决心。

ERP的实施只是联想500强策略的一个引子。之后,在联想2000年誓师大会上,柳传志发表了名为《联想大旗永远飘扬》的讲话。在讲话中柳传志提出:“中国的实业型企业冲入世界500强是中华民族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标志,它成了中国老百姓的一个梦。联想在努力,同行在努力,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在努力,大家都在争先。希望联想集团能率先为中国人圆这个梦。”

1999年的联想实现销售收入为203亿元人民币,约合23亿美金,而当时世界500强的门槛约为90亿美元,是联想销售额的4倍。对于联想来说,这个目标虽然有困难,但也并非没有任何希望。

在柳传志看来,企业的目标应该和打桥牌一样。如果一把牌有机会打成但叫牌叫低了,会对企业信心产生影响,如果定出高目标,反而会“置之死地而后生”,让企业放手一搏。联想曾将台湾的宏基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提出10年内销售额增长10倍,达到宏基现在的规模,即45亿美元。包括柳传志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家更愿意用做到什么样的规模来给自己的企业定目标,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这一宏伟目标想当然地当成愿景。当然,数字对于能成为一个什么样公司的愿景能有比较量化的描述,也符合许多中国企业家心目中的规模情结。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联想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进军世界500强的目标不自觉地当成自己的愿景,而在2004年并购IBM,则是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捷径——根据《财富》杂志评选的“2004年世界500强”的名单,位列500强榜尾的是加拿大的一家名为“TONONTODOMINON BANK”的公司,它在2003年全年的收入为108272亿美元。而联想集团在2003—2004财年其整体营业额为2318亿港元,而IBM的PC营业额是1156亿美元。双方业绩简单相加,已经足以让联想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