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牌万花筒(3)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 作者:刘坤灵


谈品牌不能不谈“品牌授权”,它起源于美国,是21世纪知识经济世界里最具竞争力和最有效的商业模式。品牌商透过品牌授权拓宽市场和延伸品牌附加值,为被授权厂商的商品注入新的生命力,提升其商品价值,并从中赚取大笔权利金,魅力无穷。不同产品线的独家和非独家授权有着不同的战略思维,要看品牌商自身的决定和考虑。试着估算这市场有多大,美国“品牌授权市场”高达60亿美元权利金,这是以2006年1 200亿美元商品的5%作为计算的基础。知名的品牌商有迪士尼、梦工场、可口可乐、IBM、奔驰、NBA、苹果计算机和BMW。今天这个市场将更大,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崛起,另外一个启示则是像腾讯,一个属于中国本土的强大品牌,也可形成众多的品牌授权商机。

品牌运作

品牌无法离开商场而独立运作,品牌和商场之间会因为品牌知名度、品牌定位的调整或议价能力而有不同的影响和互动。品牌进驻商场时必须多方考虑而行。为发展更好的品牌,采用连锁方式快速放大做强,此时连锁品牌必须提供更佳的“加盟策略”以争取加盟商,当然也要兼顾加盟的“品牌管控”,两者并非全然冲突,但若要开放加盟,必不能疏于管理,否则品牌必伤。品牌加盟的确是双刃剑,势必得取其利而避其害。

连锁品牌企图打造更大的经济规模,还需要建立中央工厂、仓储及物流中心,做货品配送。将品牌建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使客户感受到完美的体验,需要在物流及配送方面下足工夫,方能维系品牌的形象和力量。此外,品牌对商品的“价格体系”必须有所管理和控制,不可紊乱,有的原价,有的七折,有的对折,有的买一送一,如果客户对价格产生高度错乱,品牌便死了。

今日中国整体的行业都已进入品牌战略提升期,唯有全方位理解品牌的意涵和运作模式,才能创造一个市场上成功的品牌。

我们就来创造品牌吧,努力付出行动,此外没有其他事了!

品牌中国

今日中国强力开启内需消费市场的大门,热烈迎接全世界所有的有志人士共同来参与、创造和建构这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品牌意识的全球最庞大的消费市场。于是往那街头望去,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潮,打着品牌的旗,吹着服务的号,吆喝着大伙儿浩浩荡荡、高高兴兴穿街过巷,一场浓郁中国味的嘉年华隆重上场啰!我们必然会预见,未来中国大陆许多的“大众品牌”及“个性品牌”都将发光发热,小家碧玉及大家闺秀都有人爱,因为13亿人口天天都在生活,天天都在消费,天天都在口耳相传。只要产品得宜、策略得当,大小品牌都可以找到各自相对的市场空间,因为市场真的太大了。

当然,这个市场全球各路人马早已觊觎甚久,虎视眈眈,国外来的成功连锁品牌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也想成功站稳一块地的话,无法用过去的经验照本宣科,企图一步到位,需要一定程度的本土化。当然,外国的和尚是否一定会念经,我们不得而知。它们之所以成为全球品牌,自然也有一段品牌摸索和坚持的辛苦历程,本土的品牌想要取得胜利则必须参考国外品牌的发展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心汲取和体会这些品牌失败的宝贵经验。

无可否认,中国的品牌竞争今天已基本上进入到“战略提升期”,一定要建构品牌,养育品牌,深耕品牌,并致力于品牌升级,或设法创造“副品牌”或“第二品牌”。品牌本来就不会永远存在,品牌必然会因没落或业态饱和而有程度不等的淘汰率,所以品牌要随时“保鲜”,要建立“一定的冷藏条件”;品牌也需要广告策略,拉出品牌高度,延伸品牌影响力,所有的努力全都指向“聚客品牌”,要制造强大旺盛的“聚客力”。有些市场由一个超级品牌赢家全部占领,有些市场品牌林立,有些市场则将被不超过数个品牌所占据,因为当整个行业市场处于这样一种相对垄断的状态下,会是一个比较稳定且合理的阶段,也就是数个权力相当的品牌大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