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的人生至少需要一张跳板(1)

畅销谎言 作者:陈彤


去年我采访过两个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女人――我之所以说她们给我印象深刻,并不仅仅因为她们是成功的女人,而是因为她们的人生态度。

第一个女人叫梁凤仪,她是华人世界最富有的才女―人们说,她一支笔打造出几亿资产―成功创业、才华横溢、嫁入豪门,世上女子所有的梦想,梁凤仪似乎都实现了―她创办公司,三年进赚9000万;她写小说,十年出版超过100部;她爱我所爱,丈夫为香港商界翘楚,投资遍布世界各地―她的人生如她的一部书名《世纪末的童话》,她在书的前言中说:“世纪末究竟还有没有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例子?我给读者的答案是:有。但,很少。”

梁凤仪的第一部小说名字叫《尽在不言中》,正式面市时她已经39岁――那个时候,她的第一次婚姻已经结束。一个年近不惑的离异女子,又因厌倦派别厮杀的办公室政治离开公司,等着她的该是什么?有谁会想到一年之后,她不仅成功加盟永固纸业成为董事,并因一段广为人知的恋情而令世人羡慕―假如你读过梁凤仪的财经小说,你很容易就能在她的小说中找到那样一位“男一号”―眉宇之间的英拔,永远叫人觉得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且“身份极之娇贵”―一般是香港著名世家的家族代表以及掌权人,其商业地位一言九鼎,无论是人品还是眼光都让人无话可说―梁凤仪的丈夫黄宜弘正是这样一位男主角,他出身显赫,商誉极好―目前不仅担任香港永固纸业有限公司主席,合兴集团副董事长,金利来集团及亚洲金融董事,同时还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华工商会副会长等,投资遍布世界。而梁凤仪本人,则非常像她自己笔下的商界女强人―短头发,脸圆圆,精明干练,性格直爽。

我在采访过她之后,曾经有人问我,如果她没有嫁入豪门,如果她没有后来的成功,你还会佩服她吗?我说单单是她39岁敢于辞职并且一生不肯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合作,就已经让我很佩服了。

另一个给我很深印象的女人是亚洲网通的总裁张潇清,她最欣赏的一句话,是通用电气新任CEO伊梅尔特的一句话,一个好的工作应该“appeal to the head, appeal to the heart; appeal to the wallet'(同时吸引头脑、心灵和钱包)。”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机关当翻译,她不喜欢机关的工作,而且她也不愿意自己一辈子只做一个翻译,所以她想尽一切方法离开那里―终于她如愿了,跳槽成功,她担任了瑞士联合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助理―上班第一天,她就开始拜访客户,这一举动让她的老板不高兴了,老板所需要的是一个给自己安排日程的秘书,而不是一个能干的业务经理。如果是你,你怎么做?张潇清才不会让别人的意愿决定自己的人生呢,她就是要做业务,既然自己公司不允许,那么就暗中努力吧。她照样做她的助理工作,但是她很清楚做一个完美的秘书不是自己的理想,她观察别人如何做业务,并且自己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那个时候她在国贸上班,有一天她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国贸的8层有一家公司在招人,吃过饭以后她就去了,她就职的公司在12层,很容易就去面试了。面试之后不到两个小时,人家公司就给她打来电话,原本给她的职位是行政职位,还是做秘书,她不干,要求担任助理经理,这家公司就是AT&T中国公司,张潇清从不避讳,瑞士银行就是自己的跳板,她就是要通过这个跳板,达到人生的新高度―如果她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员工,她至今也许还在那个公司做着自己不喜欢的秘书工作,并且战战兢兢害怕老板找到比自己更价廉物美的年轻继任。

我可以给你一份张潇清的简历,其实许多至今在外企担任重要位置的人员都有一份类似的简历―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数人一生不只做过一份职业,他们也都有过不被老板喜欢的时候,但是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不为那些不喜欢自己不欣赏自己的人工作,他们努力展现自己,让真正欣赏自己的人发现自己。

现在我们来看张潇清简历――1990年11月,担任瑞士联合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助理;1992年7月,进入AT&T中国公司,先后担任助理经理、业务总监等职务;1997年2月,进入AT&T总部,先后担任国际业务部业务经理、国际数据部产品经理;1999年3月,担任AT&T中国公司通讯业务部总经理,负责AT&T中国公司通讯业务部所有业务;1999年7月,担任环球电讯中国区总经理。从这张简历中,你看出了什么?

也许对于我们来说,梁凤仪是一个传奇,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失业以后邂逅商业巨子并嫁入豪门的,那么我们就说说张潇清吧―实际上,我认识很多像张潇清这样的人,他们没有一个是老老实实等闲之辈,他们懂得自己的价值。张潇清跟我说,她从来没有一种打工的心态,她一直是很自我的,她永远在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的同时,还在找更好的机会。

我从来没有在一个外国公司的墙壁上看到类似“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类威胁性的口号―虽然许多中国本地的外企已经有点这方面的苗头,但是据我所知,在任何一个企业,得到提拔和赏识的员工很少是那些励志书里鼓吹的那类员工,如果一个企业只知道提拔这类员工,你一定可以发现这家企业在走下坡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