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一国际儿童节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作者:诸葛文


 

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生存权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在1925年8月的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国际儿童节”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通过了《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引起了社会对儿童的重视和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规定“儿童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的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婴儿都被德国法西斯杀害了。并将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烧毁了村里所有的房舍、建筑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就更糟了,传染病来袭,儿童一批批地死去,还有很多的儿童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为了悼念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主题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并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世界上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了儿童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了起来,中国大陆正式定6月1日为儿童节,但香港儿童节的日期和中国台湾的儿童节的日期是4月4日。而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则是各不相同,并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

旧中国也过儿童节。当时中国建立了抗日儿童团,这让那时山里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儿童节,不过,那时的儿童节不是6月1日,而是4月4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晋察冀边区有数以十万计的抗日儿童团员,著名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就包括在内,还有先烈董存瑞也曾是抗日儿童团员。有很多的儿童团成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老儿童团员回忆说,抗日战争时期,儿童节这天,如果没有日本人来“扫荡”,县里、区里就会组织活动庆祝。有时举行唱歌比赛,几个村的儿童团较着劲唱,优胜方还有奖品,奖品一般是铅笔等。为了提高本领,儿童团常常组织军事训练。边区一般组织夏令营,把儿童团的骨干集中起来在深山进行训练,学打枪,学刺杀,学埋地雷,还会进行拉练、搞防空、防火演习。为了提高反“扫荡”能力,还组织过“冲锋月”活动,把儿童团的孩子们集中起来,住在一起,半夜进行紧急集合,越林跑。

新中国成立后,在儿童节这天,学校一般会组织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着正装。民间庆祝的方式多是送给小朋友玩具等礼物,或者是陪小孩外出吃大餐或游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