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利害分析和性格分析

入世心法 作者:吴稼祥


这个生克分析,不是阶级分析,而主要是利害分析和性格分析。当时,曹强而孙弱,刘更弱。如果助曹灭孙,旋踵而亡的就是刘备自己。如果联孙抗曹,等灭曹之后,刘的力量也壮大了,还有胜孙的机会。

孔明相信,孙权也会进行同样的分析。这是弱者的共同利益。

从性格上看,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差异要远大于与孙权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刘备与孙权相生的地方,要多于曹操。刘备自己都认为,他为人处处与曹操相反: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此外,孔明还分析了地理上的生克关系。中原对曹操,江东对孙权,都是生地,但对刘备就是克地,因为曹孙都已深根固本。而荆益两州,对刘备来说,是生地而不是克地。因为两州好地未得明主,而刘备这个明主未得好地,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经过生克分析,诸葛亮制订了他的加减战略决策。加减决策的依据是生克分析,准则是相生相加、相克相减。

孙权、诸戎、彝越与刘备相生,用加法,组成统一战线;曹操与孙刘相克,用减法,是统一战线的打击对象。中原、江东暂时与己相克,去之;荆州、西川与己相生,取之。这就是"建基西川,联吴抗曹"八字建国方针的由来。

由于在相生的力量中,孙权最强大,所以孙刘联盟是基础,是立国之本,是对外政策的立足点。诸戎、彝越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要安抚笼络,这才有后来的七擒孟获。擒孟获在抚不在剿,重要的是夺其心而不是灭其身。

根据加减战略,可以推知未来的成败,无论成败,都会对原来的阴阳生克关系产生影响。这是隆中对分析框架的最后两个环节。

考虑到成败的人也许很多,但考虑到成败对阴阳的影响的人就凤毛麟角了。庄子就是这样一根凤毛。在《人世间》中,他借孔子的口说,"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有德者。门尚未出,就已经考虑了成功以后的阴阳之患。这可以回答上面提出的第四个问题。

如果孔明辅佐刘备打下江山,外部相克关系结束了,内部相生的君臣就可能转化为相克关系。此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懂得这个道理,功成之后,搂着西施(据说)远走高飞,快活了后半辈子。文种不懂,身首异处。

孔明当然不愿落个文种的下场,因此预先埋下伏笔:我将功成身退,归老林泉。这也是他自谋的一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