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这样看员工(1)

老板是怎么想的 作者:陈中


这样看员工

做好本职工作是根本

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员工被聘用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本职工作,是员工晋升和加薪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做好本职工作,是员工在企业中安身立命所必须。

当老板决定聘用某一名员工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只是这名员工的过去,能够明白的是他过去做到了什么,可以完成什么,这是员工的潜质。但是,选人不是看相,通过看相就能判定一个人的价值和水平,那是算命,不是招聘。当老板认为员工有完成工作的潜质的时候,他会考虑聘用他,然后通过试用期来印证这种判断。如果员工的表现超越了面试时候的判断,则可能获得更好的报酬和更高的职位。如果员工表现低于面试时候的判断,则该员工可能会在试用期就被辞退。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员工基本上还是能够通过试用期并完成所应聘岗位的工作的。

完成本职工作,是老板考核员工的基准。在想着要做大事、追求卓越之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比任何唱高调都实用得多,都更能够得到老板的青睐。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先生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中登载过某次在我国香港的问答:

我这次到香港,有两个任务。一是慰问驻港驻澳部队,二是参加书展,所以还乘船去了澳门。那天我们买的是晚上10点的船票。但是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没有经验,傻乎乎地提前一小时就到了闸口(众笑)。这时,闸口的一位职员就过来告诉我们,15分钟后就有一班船,问我们要不要提前。我们当然求之不得。这位职员便帮我们改签了船票,又带我们坐升降机到另一个闸口,一直送到跳板前。我们很感动,一再表示感谢,这位职员却说了一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正是这句话,让我读懂了香港。请大家猜猜看,他说了什么?

(众人猜测,均未猜中)

他说,我如果不把你们送上船,我这份工就没有了。

(三秒钟后掌声雷动)

这就让我想起了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的竞选口号:“我会打好这份工的!”(众人会意地笑,鼓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只是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我想,这大约就是香港的精神了(鼓掌)。对这种务实的精神我是有共鸣的。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品三国》,对媒体说过“观众不爱听就下课”的话,立即遭到批评,说是“敬业精神固然可嘉,雇员心态也暴露无遗”。我不知道“雇员心态”有什么不好,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是雇员。今天在座的,有不是雇员的吗?既然是雇员,就该做好工作,唱那么多高调干什么?实际上,如果每个人都遵纪守法,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那天下也就太平了(热烈鼓掌),也就是和谐社会了(鼓掌)。因此,我认为,香港的这种精神,应该向全中国宣传、推广、弘扬(长时间热烈鼓掌)!

不论是轮船公司的普通职员,还是香港特首,他们都没有高谈阔论,不唱高调而是朴实地回归到人本身,回归到工作本身,“打好这份工”就成了他们共同的宣言。

诚如易中天先生所言,“如果每个人都遵纪守法,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那天下也就太平了”。如果我们将易中天先生的说法展开一下,政府做好政府的服务,农民做好农业的生产,企业做好企业的经营,员工做好员工的工作。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下自我运转,天下就肯定太平了。

打好这份工,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一个雇员的底线。老板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员工能完成岗位对他的要求就可以了。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在我们社会,说大话唱高调的人多,偷奸耍滑的人多,踏实的人少,扎实的人少。这种风气影响之下,人们的思想境界都很崇高,都快崇高到不是人了,因此,对别人的要求也变成是“非人要求”。但是,实际上的动手能力,却并没有随着思想的“崇高”而高超起来,很多人连“做好本职工作”、“打好这份工”都做不到,却忙着去嘲笑这种心态的低下,这难道不可笑吗?

有人说,做员工真的很难。虽谈不上伴君如伴虎,但在别人的手下做事情,必须随时关注别人的脸色,揣摩别人的心理,战战兢兢,唯恐一不小心惹恼了别人,影响自己职业的前程。老板的要求也多、也高,同事的竞争也激烈、也钩心斗角,步步是陷阱,处处是荆棘,可谓动辄得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