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战国时代(1)

商者无域:国美非常道 作者:赵建华 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于中国家电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时段。

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家电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从彩电、冰箱到空调,中国的消费者对家电有一种特别的热情。但当时的国产电器还是低质的代名词,国美这样的专业店和一些高档商场主要是卖进口电器,但进口电器的进价与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一台普通日立彩电在10000元人民币左右,与老百姓的收入相比,进口电器的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

尽管国美的销售成绩好得令同行艳羡,黄光裕却认识到,价格正制约着老百姓的购买力,也制约着国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在这时候,长虹、海尔等国产家电企业迅猛崛起,为中国电器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也促使黄光裕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

1996年7月,就在黄光裕冥思苦想的时候,长虹董事长倪润峰在策划国产家电"卫国战争"的内幕消息传到他耳中。黄光裕立即赶赴四川,开门见山地问倪润峰这场战争怎么个打法。倪润峰答道,不想办法杀出一条血路,中国家电企业就会在国际家电巨头的夹击下全军覆没。与国际家电企业抢市场,我们别无优势,但我们的成本优势他们没有,只能靠价格取胜。黄光裕当即表示,即使没有利润,也愿意加入这场战争。于是,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一个月后的1996年8月,长虹高举起了降价大旗,长虹彩电全面降价18%。海尔、TCL、康佳等其他国产彩电生产厂也都紧随其后,发动了彩电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价格大战。黄光裕在所有渠道中第一个站出来宣布:只要是国产家电,只要想进入国美,国美一定全力支持配合。几乎在一夜之间,所有国产家电品牌都稳稳地站在了国美的展示台上。国美与国产家电厂家的战略合作关系随之建立,国美由此掀起了进货渠道的革命,国美的商品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进口产品迅速转变为国产、合资、进口品种并存,以国产家电为主体。黄光裕如此果断地放弃进口商品诱人的利润,放着钱不去赚,着实让不少国美的员工捏了一把汗。然而,销售人员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由于价格优势的凸显,再加上国产彩电的外观和质量都不亚于进口产品,国产家电销路突然就打开了。这场家电"卫国战争"以国产家电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黄光裕与中国家电企业的联手,打败了"亚洲四小龙",导致了进口电器在中国市场的溃败,使得家电行业处于本土企业控制之中,甚至从此在全球销售的电器上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进口家电垄断中国内地市场的状况从此成为历史。

更加重要的是,黄光裕藉此建立起了中国最大的电器销售渠道。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对零售业而言是一柄双刃剑,虽然提供了优质低价的货源,但也难免受制于强势的制造商。然而,随着买方市场氛围的逐渐形成,随着连锁商业模式逐渐成熟,一个电器零售业的黄金时代来临了。

大约在世纪之交前后,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斗智斗勇,黄光裕凭借着庞大的网络和渠道占据了上风,在厂商关系上,从相对弱势一方成长为拥有强大话语权的渠道商。与此同时,这个行业开始加速扩张,连锁的惊人威力不断释放出来。

商场如战场,而中国家电连锁业这个战场尤其残酷。从诞生的第一天起,这个行业就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从未有过一刻喘息。

到1999年,已经成为家电连锁业老大的国美,已不甘心只是与大中争夺北京市场份额。于是,国美突进天津市场,实现跨区域连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