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标、绩效与价值(8)

战略管理:现代的观点 作者:任浩


(2)合作能力

如今的企业不再是纯竞争的企业,同时也是关系性的企业,合作成为企业价值的新源泉。合作能力可以分为两种,即资源能力与关系能力。

资源能力是指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作,更好地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能够被整合与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与知识资源。物质资源可以被共用,或者能够与其他企业资源互补;知识资源的整合则会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互动,推动企业更快创新。

关系能力着重于企业与外部发展彼此信任、长期协作的关系。友好合作关系能够推动企业之间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协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关系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关系的识别与关系的优化。关系识别即识别与哪些企业发展关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长期价值目标。这需要考虑到外部企业的声誉、能力、合作基础等。关系优化是在识别了关系并建立了很好的联系之后,通过有效的手段更好地维持关系、开发利用关系,以提高关系价值。

1.2目标、绩效与价值的关系

1.2.1目标与绩效

1.愿景、使命对目标的支持

企业目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企业的愿景和使命。愿景和使命是企业制定长期目标并构建目标体系的基础。具体地说,愿景和使命在以下方面为企业目标管理提供支持。

(1)引导目标制定

愿景和使命对目标制定的引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目标的制定,二是目标体系的构建。

①引导战略目标的制定。首先,愿景本身也是组织的一种长期目标。一般来说,组织愿景所涵盖的时间需要十年以上,这一过程太长会让人觉得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太短又不值得追求,达不到激励的效果。而组织的战略目标通常都在十年以内完成,比愿景所涵盖的时间要短。因此,战略目标的制定通常以愿景为导向和依据。特别是在组织愿景陈述足够清楚的情况下,战略制定也会比较容易。

其次,使命确定了未来的任务内容,明确了战略目标的范围。组织使命就是组织的任务陈述,即明确组织未来的主要经营范围、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等。这在某种意义上界定了组织战略目标的范围,使战略目标在使命陈述的范围内规制组织运行,避免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多元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放弃了多元化的组织战略,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剥离,聚焦于少数核心业务上,这被萨缪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称为业务聚焦战略。

再次,愿景与使命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本质及其价值,从而为战略目标提供导引。愿景与使命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培养了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企业内部一致的远景认同,从而在文化层面上指引着战略目标的制定。当愿景与使命比较缓和时,战略目标也会相应比较低,主要立足于激励组织成员;当愿景与使命比较激进时,战略目标需要制定得比较高,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

②指导目标体系的构建。一是提高目标体系的普适性。目标体系一旦确立,需要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得到明确并执行。由于不同的岗位在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往往大不相同,这使得一般的目标体系构建需要结合具体岗位的实际,以确定岗位目标。但在企业实践中,往往因为集体利益的需要而要求部门或岗位做出一定的牺牲,此时如果没有愿景与使命的引导,仅靠物质激励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至少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而且,基于愿景与使命建立的目标体系,一般更多地考虑到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业务范围。当需要在下一个经营周期重新制定目标体系时,往往可以在原有体系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而得到,从而能够确保工作的便利性、过渡的稳定性,不会引起剧烈的变动以致影响到组织的顺利运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