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经·系辞》

南怀瑾对《易经》推崇备至,他认为学懂了《易经》里的学问,也就明白了整个宇宙万物的道理;懂了《易经》中的法则,就能了解宇宙一切运行的规律。如同昼夜之变,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神虽然没有方位,没有形象,但无所不在;《易经》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能见机行事,唯有在运用之中才能体会其中妙处。

根据原文,明白了昼夜的道理你就明白了其他运用之妙系乎一心的《易经》之理。至于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的来历,倒是有个故事。从前有位禅师参禅,始终不能参透生死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读了《易经·系辞》中的这句话,恍然大悟,在“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后面加了“生死”两个字,就变成了“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岂止生死,《易经》的道理可以适用于世间万事万物,但是生死是最难参透的一关,如果参透了生死,那么人生便可以活得心无挂碍。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没有把生死看做一个根本问题,因为《易经》认为生死不是问题。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像是白天,人死了就是黑夜,而这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只是休息,因为天黑还会天亮,生和死就像白天和夜晚而已。所以古代人看待生死的问题十分轻松:“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所以,许多仁人志士面对有所必为之时,不惧死亡,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南宋名士,在抗击元兵之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在元兵兵临城下之时,交战、防守或者撤退都已经不可能了,满朝官员都待在左丞相吴坚家里,无计可施。元军提出双方谈判,让南宋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谈,别人不敢去,但文天祥认为,国已至此,哪能顾惜自己,况且或许可以用言辞打动元兵,解除祸患。

于是,文天祥辞去右丞相之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元兵大本营,慷慨陈词,意气激昂,元军上下为之震动,一时不敢轻视南宋。只可惜他的同朝对头吕师孟和贾余庆贪生怕死,暗中捣鬼,结果文天祥被元兵扣押。文天祥抛开生死,痛骂元军统帅言而无信,列举吕师孟叔侄的罪状。

后来,文天祥得以脱离虎口,却找不到落脚之处,为求有所为,他隐姓埋名,四处奔走,海上漂泊。他在《指南录》中感叹说,不知道多少次他都是死里逃生:辱骂元军统帅会死,痛斥卖国贼会死,批判元军头目会死;在路上随身携带匕首,为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漂泊的路上,遇到元兵也是必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文天祥有着“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的觉悟,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志向,所以,死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他所不愿的不过是“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道家对于生死的看法更加超然物外,甚至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被认为有失伦常。庄子的老婆死了后,庄子的好友惠子前来吊唁,结果看到庄子正坐在地上一边敲盆一边唱歌。惠子看不下去了,说:你这太不像话了吧,毕竟夫妻一场,活着的时候也为你持家、生子、养老,现在人刚死你怎么也得悲伤点啊。你不哭也就算了,但也不至于要唱歌欢庆吧,这太说不过去了吧!

庄子说:你不理解我啊。她刚去世时,我也十分伤心,但后来一想觉得伤心不过证明自己还是个凡夫俗子,没有理解天地之道,没有明白生死之理。等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不伤心了。

惠子还是不理解,问什么是生死之理。庄子回答说,生命未开始之时,没有形体,没有气息。只是因为阴阳交汇而生气,气而变为形从而孕育出生命。生命不断变动,现在的死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变化而已。人的生死就像一年四季,时节交替,生死相间。我老婆虽然死了,不过是在天地之间长眠,我为什么要伤心,这不是不理解命运的安排,不够通达的表现吗?所以我不仅不伤心,还要为她唱歌。

惠子说,虽然你说得有理,但是感情上我还是接受不了。庄子继续解释:生和死的循环就像白天黑夜的交替,这是天理。我们的身体并不是个人的身体,是自然生育出来的,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人活着也就是借由自然付与你的一副皮囊而生长,活着和死去就像白天和黑夜,都是天地万物间的变化。人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生出悲伤之情,其实活着不值得高兴,死了也不用悲伤。明白了这个道理,以理化情,还怎么会有不能忍受的呢?

不只是道家,在《论语》里也有对于超脱的生死观的记述。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志同道合,成为至交。在听闻子桑户去世的消息后,孔子派子贡过去帮助料理丧事。子贡去了一看,孟子反、子琴张边弹边唱:“你已经返回本真了,而我们还在做人。”

子贡上前劝阻说:“好朋友去世你们却在欢歌,这不合乎礼仪吧?”二人相视而笑说:“是你不懂得礼仪啊!”子贡生气而回,向老师报告:“那两人真没修养,对着尸体歌唱,太不像话了!”孔子反而说:“他们是游于方外的人,而我们还在方内啊,方内外有别。我今天让你去吊唁,是我考虑不周啊。他们超然物外,认为生死只是变化的循环,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我们不能糊涂地让他们遵行世俗礼节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