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作者:(美)海曼·P·明斯基


要想为美国制定经济政策,就有必要理解为何我们现在的经济较之战后时期早些时候不稳定得多,以及为何这种不稳定并没有导致深度而持久的经济衰退。尽管美国经济在过去十年并未取得骄人的业绩,但至少避免了经济大萧条导致的灾难。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避免了1975年和1982年经济的深度衰退呢?答案集中于经济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政府不仅稳定了就业和收入,而且稳定了现金流(利润),继而稳定了资产价格。[ 该结论来自于卡莱茨基的一本著作,参见Michael Kalecki, Selected Essays on the Dynamics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y(1933-1970)(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第7章“利润的决定”。还可参见Hyman P. Minsky, Can “IT” Happen Again? Essays on Instability & Finance(Armonk , : , 1982), 第2章“金融和利润:美国经济周期不断变化的本质”,。]第二个方面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与其他政府机构和私人金融机构一起,充当了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人们认为,面对金融混乱和不断下降的收入,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联合行动在阻止经济深度衰退的同时,也带来了不断加速和日渐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前所遵循的制度规范和习惯并没有阻止来自操作中打破均衡的因素。现实的情况是,人们仅仅改变了经济周期的形状;通货膨胀取代了广泛而深度的经济衰退。

1973—1975年的经济衰退年表

1973-1975年的经济衰退持续了共六个季度,从1973年的10月(或者11月)到1975年的4月(或者5月),这是自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衰退。不过,这六个季度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3年10月到1974年10月这四个季度经济温和衰退,1974年10月到1975年4月这最后两个季度经济迅速下滑。尽管第一个阶段可以归因于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但第二个阶段则是由于经济的运转方式出了问题。

在1974年第三季度和1975年第一季度,天似乎要塌下来了。1974年9月,工业生产指数站稳点(1967年为100点);六个月以后,该指数大幅下挫到点,以每年的百分比下滑。同样地,经过1972年价格调整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74年第三季度为12102亿美元,而在1975年第一季度为11586亿美元,下降的年百分比是(见表)。在1974年9月到1975年3月之间,城市就业率以每年的比率下降。

如果这六个月(1974年第四季度到1975年第一季度)的下降比率再持续六个月,将会发生一场非常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经济在1975年第二季度突然停止下滑,并出现了复苏的苗头。登记就业率在1975年4月超过了1975年3月。工业生产指数在1975年第一季度以23%的年率下跌,却在7、8、9三个月上涨。经价格调整后的GNP在1975年第一季度以的年率下降,到第二季度则小幅上涨,第三季度增幅继续扩大,达到。

在这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经济的表现冰火两重天。最初,温和的衰退演变成经济的急速下跌,然后,大约六个月之后,经济下滑突然停止,几乎与此同时,经济出现好转并开始了快速的扩张。经济的这种猛然逆转是不稳定性的一种标志。最明显的证据是,1974-1975年的经济比战后任何一个时期的经济都缺乏稳定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