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刺杀(3)

古玩战争之诈眼 作者:秦军


只要你去古玩店托店主寻找骨筹,十有八九会听到这些话,只有这样说,才会让你觉得骨筹这玩意儿确实不好找,这样说才会让你掏更多的钱。事实上却不是如此,骨筹官方出土的数量较为稀少,反倒是倒腾土货的人手里有很多成套的骨筹。真要给这些骨筹定个市场上流通的价码,一套也就几百,不到一千元,还是汉代的,品相上等的。很不值钱。这玩意儿现在没落了,没人玩了。至汉以后的文人雅士们关于筹的诗词流传至今,能清晰的看到筹的用途已经由计算、占卜、天文、历法等逐渐转变沦落为喝酒时行令助兴的小玩意。

古玩店的店主可不管筹的兴衰,他们只会琢磨怎么才能把一套几百元的东西卖出几万元的价格。

古玩怎么卖,这是一门学问,比鉴定还要水深的学问。

姜百熙认为唐正托自己替他购置素面青铜器不是用来加刻花纹后牟利。这几个月的时间,姜百熙总共买来了十二件青铜器,其中鼎三个;尊一对,一方一圆;豆一对;甗(yan)、匜(yi)、卣(you)、簋(gui)、鬲(li)各一个。十二件青铜器全部素面,通体无一花纹。这些青铜器分别从五个人手中购得,这五个人都是做古玩生意的。

当然,这十二件青铜器并不是姜百熙傻愣愣地全都买来后才等着交给唐正,在买之前,会用电话把看到的青铜器的年代、造型、品相还有价格告诉唐正,唐正点头答应后,姜百熙才会掏钱买下青铜器,搬回自己的聚古堂藏起来,等唐正有时间来北京后拿走。姜百熙敢垫钱买下来十几件青铜器,绝对不是因为唐正的富态面相。认识唐正有七八年了,生意来往过好多次,唐正从来说话算数,绝无悔言。况且这十几件青铜器姜百熙窜货的价格比较低,即便是姜百熙不要了,也不愁卖不出去。

更重要的是,姜百熙很好奇,好奇唐正买这些素面青铜器做什么用。

雨终于开始下了起来。豆大的雨点凿进闷热的空气,狠劲抽在干燥的地面上,裂出一瓣瓣如梅花似的斑点贴在地面,迅速地渗透。雨点越来越多,还没来得及看清散缀在地面上的梅花斑,地面就变成湿漉漉的一片了。声音也越来越大,无数条灰色的雨箭射了下来,射出无数个像箭靶似的涟漪,激起一个个急速游走的水泡和一束束混浊的水花。

天地间已是灰蒙蒙一色。

姜百熙离开了门口,掸了掸溅射在身上的细密的小雨珠,坐到了桌子前,拧开了台灯,把算盘取过来放在了台灯下,慢慢地拨弄着。

这十二件青铜器总共花了七十一万,其中的两个圆鼎用去了二十万,这两个鼎都不大,只有十七八厘米高,不到一公斤重,直口折沿,双立耳,圆底深腹,三个中空圆锥足。

这是姜百熙在一个跑土货的熟人那里窜来的货,开价二十万,那人没多要,二十万的价格是交情价,交情浅的价格则会变成三十万,普通人要买,价格另谈。

姜百熙把照片传给唐正后,报的价格是八十万,说这是货主开出的价格。唐正说五十万,能行就要,不能行就拉到。

成交!

这一对鼎在这十二件青铜器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价格却最高。这对鼎是商代早期的鼎。深腹,空锥足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这么小的一对素面鼎能在窜货时以二十万的交情价窜出,只是因为这对鼎的年份是商早期。这就像有些单位里的顶头上司,职位高薪水多,全是因为熬的年头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