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人节”和重阳

老俗事 作者:周简段


据报载,大陆有将近两亿老年人,从今年始,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定为“老人节”,并将在今年首届“老人节”举行庆祝活动。

把“老人节”选定在农历“重阳”日,大有意义。从传统习俗上,人们常在春回大地的“清明”节,远足踏青;而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则要登高望远,思亲怀旧。

按农历九月,古称阳月,九日古称阳日,九月九日二阳相遇,故称“重阳”。据魏文帝与钟繇书云:“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尤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杜甫诗有:“旧日重阳日,传杯更放怀”可见“重阳”节日之来源远自汉、唐。重阳这一天,除登高以外,还有饮酒赋诗、持螫赏菊,以及琴棋竞艺等项活动。这是一个士林雅集的节日,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确是有深意的。

北京人登高,近者到景山、北海、法塔,稍远则去万寿山、玉泉山、香山、西山八大处,乃至居庸关、八达岭。“居庸叠翠”为“燕京八景”之一,此地苍松翠柏,山峦起伏,游此既是登高,又可赏景;而去香山碧云寺的游客必以攀登最高峰“鬼见愁”欣赏满山“红于二月花”的红叶为乐事。

前面提到的近处登高地点,除了人们熟悉的北海揽翠轩、景山顶端的碑亭以外,天坛东墙外迤东,还有一座历经八百多年沧桑的古塔――法藏寺弥陀塔。

据《北京案内记》记载,这座塔共有七级。中空可登。昔日每逢”重九”登高之日,都城老幼纷纷登塔观光。

登高的“高”与“糕”字同音。故每逢九月九,都人均买各种满汉糕点,欢度佳节。旧时,北京的芙蓉糕、萨其玛,以正阳门外正明斋制作的最为精细味美。

芙蓉糕以米花、蜂蜜、白糖等原料做成,表面上染以粉红色,其色若芙蓉花,故名“芙蓉糕”。萨其玛则是满族糕点的名字,原料是用鸡蛋和白面做成细条,过油煎炸,再加入蜂蜜、白糖、瓜子仁、金糕条,糕西撒上青红丝,其味尤为甜香可口。

北京的蛋糕分糟糕、碗儿糕、喇嘛糕数种。糟糕为桃形、扇面形、银锭形、圆形以模槽制成。碗儿糕则是以蛋。面合成糊状,掺以瓜子仁、核桃仁、松子仁、杏仁、花生仁,灌入碗中,蒸制而成。喇嘛糕是蛋糕中呈黄色者,面上印以红色“福”、“寿”篆字。以其色调如喇嘛僧衣色而得名。也有说雍和宫供佛均用此种糕点,故名。

每逢佳节,辄忆起当年登高之乐,以及品尝北京糕点之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