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面人 第十四章(12)

双面人 作者:孟宇


正面:《古书》  书荐姜维  寅宫。

背面:欲求胜事可非常 争奈琐事日暂忙 

到头竟必成佳讯 贵人指引贵人乡

监院说:“此卦因祸得福之象 凡事营谋吉利也。有意兴变,到底安然,若问用事,只近贵人。善哉,善哉。”

副部长见抽到上上签,心情大好,踌躇满志的脸上放出奕奕光彩。副部长夫人虽然听不懂监院的深奥解释,但她知道抽了上上签,内心很是激动,急忙重新买了一柱好香烧上,往功德箱里多塞了不少钞票。一行人欢欢喜喜启程回椰城,艾和平内心忽然就很悲哀,执掌全国300多万公安干警的一个副部长,在行将退休的时候,内心竟是如此脆弱,一根小小竹签左右了这么大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无论平日里多么风光,多么乐观豁达的人,面对离退休这道坎,都是痛苦的煎熬和折磨。艾和平明白,这是中国复杂的官僚体制决定的。官员在台上权力太大,行使公权力可以为个人或小集团轻松谋取私利,官员工资不高,但是,附着在权力上的衍生利益太多,灰色收入太多……除了物质上的衍生利益,还有精神上的衍生利益:人一当上官,人格立即被周围一帮小人拔高神话,同时,这批阿谀奉承之人,就吹你捧你,他们自己人格也依附你,使你产生领袖的幻象,连自个儿都晕忽了,直到相信了这个虚伪的神话。而官员一旦失去了权力,皮之不存,附着在这张皮上的衍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副部长抽得上签,心情大好。离了好了寺回程路上,谈锋甚健:

“贪腐由集权而起。中央集权的帝国从秦始皇开始。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采纳丞相李斯建议,建立中央集权帝国,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帝国是权力社会的典型形式,皇帝是帝国的核心。

“集权、集权、再集权。他统一了国土,统一了军队,统一了法律,统一了税收,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道路和车轨的宽度,统一了书写的文字。通过焚书坑儒试图统一人们的思想。秦始皇亲自理政,因为它不但意味着决策权和审批权,还意味着立法权、司法权、监督权和最高裁判权,简直就是集天下一切权力于一身。

“秦始皇所设立的三公九卿,中枢机关则设立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总揽百官,相当于帝国的郡守;太尉掌握军事,相当于帝国的郡尉;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相当于帝国的郡监。其实三公九卿都是秦始皇的秘书参谋班子,基本没有单独决策权。

“秦帝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现代学者研究认为,秦国有效治理疆域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治下人口3000万人。那个时候,长江流域还没有开发,南方还是蛮荒之地。长城以北,就是匈奴和仪狄,就连今天的首都北京都在边境线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帝国。

“2000多年前,没有汽车、火车,更没有飞机,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马匹和马车;当然也没有电话和手机,一切通讯全靠人力马匹传递,边境敌讯则靠烽火传递。在原始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治理如此规模的帝国,必须层层授权代理人管理。

“从郡到县。每郡设守(行政长官)、尉(军事长官)、监(监察专员)各一人,县则有县令或县长(大县叫县令,小县叫县长)。他们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代表皇帝行使政权。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并列的“官员代理制度”,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