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面人 第十四章(13)

双面人 作者:孟宇


“集权是贪腐的温床。”

艾和平一边吃惊地看着副部长,一边敷衍唱和。他奇怪作为高级干部,他怎么会有如此深刻透彻的思想。或许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才有此彻悟。副部长又说:

“秦朝制定了一个畸形的俸禄制度。俸禄制度的总设计师:秦始皇,副总设计师李斯。秦始皇在39岁的壮年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其自信与自负都达到了极致。他关心两件事:第一,追求长生不老。第二,政权延续千秋万代。长生不老是虚无缥缈的事,政权延续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政权延续的关键是控制帝国的代理人,众多的官吏。

“李斯是个小人,揣摩秦王之心,阿其意,顺其志,从蔡国布衣到位极人臣封侯拜相。与秦始皇结为姻亲。李斯长子李由是秦始皇驸马,三川郡守。李由回长安探亲,李斯设家宴,竟有数千人出席,赴宴的车辆延绵好几里,阵势之大连李斯都害怕了。

“丞相那一万石的俸禄对他来说,已经微不足道了。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俸禄体制出台:低俸禄+高赏赐。这个俸禄体制延续几千年,直到今天。

“俸禄是法定的,必须按时发放,却只可以维持体面地家用;赏赐则要根据皇帝个人喜好、心情处置。要想荣华富贵,就要讨得皇帝欢心,皇帝大手笔赏赐。该制度确保官僚阶层对皇权的依附性。这是一个潜规则。

“从秦汉一直到大清,把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父子、袁世凯计算在内,一共408位皇帝。诸多皇帝基本沿袭了这个俸禄制度。官僚阶层最高俸禄万石,次之2000石,七品知县90石左右。2000多年以来,粮价有高有低,但是,基本围绕石米接近一两白银价值中枢浮动。靠俸禄富贵的官员没有。

“历代皇帝有慷慨有吝啬。最大方的皇帝当属汉宣帝,重赏霍光: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大约相当全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大半。汉宣帝赏赐霍光,是报答霍光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宋太祖赏赐的钱财也相当惊人。如侍中范质生病时,侍中就是丞相,宋太祖亲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开国元勋赵普有病,赵匡胤又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

“唉,至于历史上吝啬的皇帝就太多了。”夫人小声说:

“整天琢磨这些事有啥用?回家还不是喝西北风。”副部长透过后视镜白她一眼,说:

“别打岔。我儿子上次回国,带回来一本美籍华人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书中介绍,明朝尚书一级正二品官员,年俸仅为152两白银,购买力折合今天9000块钱。海瑞死后只留下20两白银,不足丧资就不奇怪了。万历朝到底有多少官员哩,京官大约2000人左右,地方官员大概28000人,合计3万人,而那时的全国人口,大约亿,官民比例1:4330,按说,依据如此低的官民比,完全可以保证官员,过比较体面而富裕的生活,可惜,皇帝们太吝啬啦。”

说着说着,副部长脊背一阵阴冷,下意识调整一下坐姿。1991年一个部长每月工资只有400多元,比万历皇帝给海瑞的工资还低!过去他从来没有把历史和现实相联系,可是现在即将退休的时候,忽然间它们越过时空纠缠在了一起了。艾和平从后视镜看清了副部长脸色青灰,失落、沮丧和悲哀。又说:

“低俸禄+高赏赐。在长期操作过程中走形变味了。第一,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最佳跨度为7至13人。皇帝和管理干部的户部,面对日渐庞大的官僚体系,不可能及时考察每一位官员,更不可能根据考察结果即时封赏。赏赐对于官员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

“第二,低俸禄+高赏赐是一个潜规则。成百上千年运行过后,当朝皇帝误以为以为低俸禄是祖制惯例,疏于赏赐,舍不得赏赐。

“官员俸禄就低得可怜。当然,就开动脑筋弄钱。

“第一,官员权力太大。作为皇帝授权代理人,在其辖区完全自由行使着权利的三大权能。第二,俸禄微薄,赏赐稀少。官僚阶层很像国有企业的CEO,而且是没有股份的CEO,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干多干少,俸禄上没有差别,是典型的大锅饭。第三,监督无效。秦开始设立的监察机构五花八门,并不时派出巡视大员明察暗访。这种监察和暗访挂一漏万,类似商品抽查,却是抽查比例过低。更何况,监察大员本人也俸禄微薄,巴不得借监察多捞些银子一饱私囊。得了银子的监察大员再和地方官员合起来蒙骗皇帝。第四,官员及亲属混迹上流社会,奢靡豪华开支巨大,有惊人的消费亏空。

“我既然权力很大,你既然不赏赐,你还监督不严,我还特别缺钱,我不想法子弄钱,我傻啊,我。集权体制贪腐是必然的。”

丰田越野在盘山路拐弯处和一辆旅游大巴呼啸相遇,两车速度飞快,对方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双方司机条件发射地摁响了喇叭,响亮而短促。离心力几乎把车里的人抛向车外。副部长沉默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