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麈尾(1)

退士闲篇 作者:白化文


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近年来的文物与考古的报告、论文、著作中也多有提及。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页“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实际上,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所谓“员(圆)上天形,平下地势”(陈代徐陵《麈尾铭》);副以长毫,所谓“豪(毫)际起风流”(梁宣帝《咏麈尾》诗)。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不是扇。但是,麈尾绝不像拂尘,这是肯定的。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

据说,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那是不能随便交与他人,特别是交与侍从代为掌握的。而“拂尘”,在我国魏晋以至隋唐时期,一般是侍女等人手执,是侍候主子时拿的东西。这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这点区别非常要紧,关系到人的身份。

东晋开国元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道无常贵,所适惟理。谁(《艺文类聚》作‘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见于《北堂书抄》卷一百三十四,《艺文类聚》卷六十九,《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三)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份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所以陈代徐陵《麈尾铭》引申王导的话说:“拂静尘暑,引饰妙词。谁云质贱,左右宜之。”

对清谈,一般人也有误解,认为不过是高谈玄理的闲聊天。实际不然。魏晋清谈是一种逐渐形成的正规的学术讨论。它的特点是:

一、参加者必为“名士”。至少是准名士,具有名士默认其有候补资格者。

二、有一定内容。早期有才性同异的讨论,所谓“四本论”。中晚期间及佛经。通贯整个清谈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以老庄哲理为核心的某些命题,如“声无哀乐”、“三教同异”、“言尽意”之类。

三、有一定辨论方式,主要采“主”“客”问难方式。先由主提出一项讨论的内容并简单叙述自己的见解,称为竖义或立义。然后一客或数客问难。有点像现代的课堂讨论。也有自为主客的。此种方式虽不一定严格遵守,却是实有的。

四、清谈时,主与客,特别是“竖义”的“主”,必执麈尾做道具,以助谈锋。《晋书》和《世说》记载,孙盛与殷浩谈论很久,端上饭来也顾不得吃,彼此大甩麈尾,尾毛都落在饭上,最后吃不成。《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在钟山开善寺使清谈家张讥“竖义”(大约是竖的佛经中的义),取麈尾未至,临时找松枝代替。可见,麈尾是清谈必备工具,所谓“君子运之,探玄理微”(东晋许询《白麈尾铭》),有似乐队指挥的指挥棒。名士、清谈、麈尾,三者之间实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后世又称清谈为“麈谈”,良有以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