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霍震霆:一个家族的奥运情结(2)

奥运中国 作者:张永恒


“把北京奥运作为一个契机,展示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体育的一部分,也与奥运精神系于一脉,从此意义上说,文化价值远远大于体育竞技本身。”霍震霆说,“正如雅典奥运会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古老城市的独特文化,是承载这种文化的开幕式,而不是它在这届奥运会上所获得的奖牌数量。”

多哈亚运会期间,我在卡塔尔外交俱乐部见到霍震霆的时候,正是香港自行车运动员黄金宝获得冠军的当晚,霍震霆格外兴奋,话也格外多。

霍震霆先生深刻感受到大陆同胞把阿宝的金牌看做是自己的胜利。“阿宝夺冠领奖仪式上演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霍震霆表示说,“多哈亚运会上,中国的奖牌毫无疑问一定是最多的,所以,现在强调奖牌已经没有多么大意义了,要更多地谈体育精神、运动员对社会的承担,这些来得更重要。”霍震霆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奖牌体育的局限,以更宽广的胸怀看待体育:“北京奥运也是一样,体育硬件设施一定是一流的,中国的金牌也不会少,这样,社会的参与,北京乃至中国留给各国客人的印象就变得更为关键了。最难的是奥运期间世界媒体将全方位聚焦北京,中国人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跟何振梁先生一样,霍震霆先生对多哈亚运会也称赞有加,认为“它艺术地表现了伊斯兰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起到的独特作用,并且通过银幕,把这一理念传播到亿万个家庭”。他认为开幕式和奖牌一样,已经成为一届大型体育赛事最重要的元素,但他强调,开幕式表现的主题非常重要,“不能单纯追求美仑美奂的视觉效果,要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如一场电影,让人们在离开影院的时候,要让观众能够回味无穷,而不是相反。中国无比丰富的文明、文化资源,给中国艺术家留下了丰富的表现空间。”

  三、2008 香港“马照跑”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距离越来越近。2008年奥运会,香港作为其中一个比赛城市,“马照跑”,承担了马术比赛。

香港本身有一百多年的赛马历史,这对香港承办奥运会马术赛事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霍震霆说:“香港独立办奥运会是不可能的,但是北京办奥运会,香港分办一个项目是比较合适的,同时也是很难得的。奥运16天对于香港来说,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可以说我们也是奥运城市了。”

霍震霆认为,香港举办马术比赛在很多领域对香港影响很大:“一方面我们回归10年了,通过马术在香港举办,加强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大家都知道希腊,通过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加强了它的体育水平和整体国力,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机会,特别能激发年轻人对于国家的热爱。香港也是一样的,如果成功协办了这次马术比赛,一定对体育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最重要的是对年轻人的积极作用,与祖国的首都一同举办奥运会,对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同很重要。”

香港协办2008北京奥运会马术赛,将在同一奥运的天空下,香港与北京跨过距离的限制,走得更近。霍震霆说:“一个是最北的城市,一个是最南的城市,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大家的距离将会拉得更近。同时,奥运会将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传媒及游客光临,届时他们可以亲身看一看香港回归十年后的新面貌。”

霍震霆回忆说,香港在2005年确定可以协办2008奥运会,并接过了香港最适合同时也是最擅长的马术赛。霍震霆依然无法忘记当时的情景,香港能在15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承办体育领域最高级别的比赛。

对于马术赛事最终花落香港,霍震霆认为除了香港本身具备的很多独特优势外,更多还是要归功于中国奥委会的大力支持,“让香港成为奥运城市,是对‘一国两制’的最好体现,其实北京也有条件可以办很好的马术比赛,但最终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了香港。”

香港回归踏入第10年,体坛吹来了一股强风,多哈亚运会一举夺得“六金、十二银、十铜”的历史佳绩,奖牌由“贫穷”开始富起来;黄金宝勇夺华人从没赢过的世界场地锦标赛男子追逐赛冠军,也印证了香港“风之后”李丽珊十年前在亚特兰大奥运滑浪风帆赛夺下“第一金”时喊出的“香港运动员不是垃圾”的预言。

霍震霆1997年当上中国香港奥委会会长,并首次踏足政坛成为立法会议员。他说,记得当年大家都担心香港回归后体育的独立性问题,不过,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及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来港出席回归杯足球赛后,一切都尘埃落定。香港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继续留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的大家庭中,所以他每次经过湾仔海旁金紫荆广场时,都会勾起丝丝回忆,这里标志着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也代表了他个人事业的里程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