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于西蔓: 五彩人生 七彩世界(1)

奥运中国 作者:张永恒


于西蔓,世界最大色彩咨询机构CMB日本代表处的专业色彩顾问,她将 “色彩季节理论”及“色彩营销”概念引入中国。

“中国色彩第一人”为何建议市政府为北京“洗脸、化妆”?

“目前我最关注的除了人的形象,还有城市环境的形象,所以到哪里都会拍很多城市环境的照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和谐的街头广告配色,在今天的中国城市里面比比皆是。在沈阳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一种叫做“丰城环路”的公共汽车,配色特别典雅和谐,特别国际化,堪称这座城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为了多拍几张它的照片,差点跑到马路中间去了,只因为它的配色设计之美在全国都非常少见。现在大街上的公共汽车多数都被涂上了花花绿绿的广告,广告用色都是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看久了会产生视觉疲劳,让本来就浮躁的都市生活更加烦心。如果全国的公共汽车都能做到这么赏心悦目,人们行走在路上的摩擦必然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和谐舒心,我们的政府机构又何乐而不为呢?”

——西蔓博客

透过东方广场一间办公室的透明玻璃看下去,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和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尽收眼底。某个夏日的黄昏,夕阳不经意地点缀在这间办公室的花盆、沙发以及书桌上,色彩明亮而温馨,散发着芬芳。这间办公室的女主人叫于西蔓。她的西蔓色彩是全国第一家专业色彩咨询机构。

2001年1月,她的新书《西蔓美丽观点》问世,短短3个月已经再版4次,“我没有想到能得到大家如此的厚爱和认可,深感‘美丽警察”称号下的责任重大。有不少朋友反映新书中对男士朋友形象的建议太少,我打算再写出一本新书献给关注形象的男士朋友们。”她被爱美的人亲切地称为“美丽警察”

于西蔓是个有远见的女人。尤其是对色彩。尤其是对中国。

谈起她的工作,于西蔓说就是把色彩的知识及文化传播给广大人群,鼓励中国人先从个人的形象范围做起,然后再延伸到企业,甚至,延伸到整个城市或整个国家。“我的客户大体分两种:一类服务是普通的个人咨询,为顾客提供个人色彩诊断及建议参考、个人款式风格诊断及建议参考等;另一类服务是针对企业的,提供企业的色彩营销,可以是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橱窗设计的色彩主题,甚至是一个城市在建设上的色彩规划等。”

从1998年回国创办这家公司开始,于西蔓就成了积极的色彩“布道者”。

  一、奥运会发现美丽

1999年,在国内色彩市场上摸打滚爬一年多的于西蔓,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突然有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让她感到万分惊喜: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办公室找到她,于是她成为了北京申奥进程中城市改造专家组的28位专家之一。

2000年前后的北京,申办奥运会进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作为有希望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北京,城市改造、城市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每天都是推土机的轰鸣声,每天都有新大楼拔地而起。

“也许当时奥申委在媒体上发现了我吧,我的色彩理念太超前了,当时国内还没有色彩观念。”回忆当年往事,于西蔓一脸自豪,“北京奥申委把我们这些专家召集在一起开会,有建筑、照明、民俗、美术等方面的专家,但色彩方面的专家却只有我一位。”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也是申办2008奥运会的主要城市,有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太重要了,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脸面,还直接决定申办成功与否,于西蔓谈起了当年给奥申委提议的情形:“北京是什么样的颜色,这是人家来北京最直观的印象,北京的色彩会告诉世界,北京是什么样的,崇尚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而北京每天都在搞建筑,假如把北京的城市建筑想象成一个油画,是不能任由建筑者随意涂抹的,必须精心设计色彩外观,才能给人以美感。”

“就像世界上每一个大城市一样,北京需要有自己的主色调。”它应该是由政府出面组织专家进行1—2年的考察,根据四季色彩的变幻对比、四季空气明亮度的对比、绿化在每个季节鲜亮程度的变化……考证许多东西后作出选择。”“这个专家组应该有建筑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等,当然也要有色彩顾问。”“现在离那天还有3年时间,我们得抓紧点,能够让北京在2008年看起来更好!至于我,我愿意无偿地去做这件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