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尹智君:京味儿 中国茶(1)

奥运中国 作者:张永恒


尹智君,北京老舍茶馆总经理,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作为“国饮”,中国茶能否承载悠久的中文文明走向世界?“大碗茶”里装着什么样的奥运梦?

京城的大小茶馆有五六百家,为什么只有老舍茶馆享有“城市名片”的美誉?一是因为它由于分钱一碗的大碗茶起家,是改革开放以后,京城开的第一家新式茶馆。二是因为茶馆以“老舍”命名,老舍先生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很高的知名度。三是因为老舍茶馆有味儿。什么味儿?当然是京味儿了。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儿时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饱含着泪花,它饱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欲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儿豆腐,京味儿真美,我带着那童心,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北京前门大碗茶,熟悉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大碗茶与冰糖葫芦、兔儿爷一样成为了京俗京韵的象征。

茶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那么中国茶叶能否借助2008年奥运东风走向世界?

这个问题,关心中国茶的人都想知道。从事茶这个领域的经营经营者更想知道。老舍茶馆的现任掌门尹智君,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线。

  一、大碗茶的奥运梦

老舍茶馆1988年创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北京的首家茶馆。这家开业之初就以“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为己任的中国传统文化窗口,从1992年开始先后接待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德国前总理科尔等44位国家政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就专门去老舍茶馆品茶。

连战大陆行之后,台湾媒体大都对老舍茶馆这样一个京味儿十足、传统气息浓郁的茶馆竟然由一个文弱女子掌管而感到惊奇。其实少年时期的尹智君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认同并投入到父亲的茶水事业当中。1979年父亲尹盛喜贷款创建青年茶社,卖2分钱的大碗茶。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青年茶社已经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大碗茶商贸公司,而此时西方文化浪潮席卷中国,民族艺术开始失去自己的舞台和观众。尹盛喜决心创办一个茶馆,为传统文化搭建舞台,老舍茶馆由此诞生,继而踏上文化坚守之旅。

2003年,一场大难骤然降临在老舍茶馆头上,“非典”肆虐,茶馆停业,总经理尹盛喜病逝,职工几个月没发工资,尹智君就在这样的时刻被推选为总经理,她靠推销茶叶渡过了难关。作为茶叶生意的延伸产业,茶馆不仅是传承茶文化的场所,也是茶叶流通的加速器。所以,对于茶馆的经营者来说,怎样能拿到质美价廉的茶叶就非常关键。从2002年开始,尹智君和父亲就开始到茶产区去找这样的茶,他们的目标锁定了无名新秀——浙江新昌大佛龙井。在老舍茶馆2004年和2005年举办的两届茶文化节中,大佛龙井都成为主角,而且此次连战来老舍茶馆喝到的第一道茶也是大佛龙井,老舍茶馆在为大佛龙井打出名气的同时,也为自己打造了又一条盈利途径。

“你想过没有,作为北京茶文化的代表,借助奥运东风,走向世界?” 在一个周末,我和尹智君这样面对面地开始了交谈。

“我天天想啊,我在想怎样切进去。奥运会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历史,不抓住这个机会太遗憾了。”尹智君语气中透出焦急。

但要销售作为奥运商品销售谈何容易!在交谈中,尹智君很清楚这一点:“先要获得奥运会组委会战略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供应商四种身份中的一种。而且,具体卖什么产品,也要事先向奥组委申报、经过严格审批。截至2006年8月底,在茶叶与饮料方面,可口可乐公司已捷足先登。也就是说,这条路走不通了。

当然,绝大多数茶企业与其他领域的企业一样,也拿不到奥运会独家供应商及供应商资格,因为供应商的起点价格是1600万元人民币,中国茶企业大多分散,规模、资金无法达到。但也不意味着无所作为。除了争取成为奥运会指定消费场所等外,非奥运标识产品的营销与服务市场空间非常大。”比如,我们老舍茶馆主动与奥运会某相关供应商合作,在店内设立奥运产品专柜,代销奥运标识产品,苦干加巧干,效果也不错。”说到这里,尹智君显得有些无奈。其他著名茶企业,如更香、御茶园、茶枕工坊、绿雪芽、碧露轩、五福、碧水丹山、圣淘沙、明慧茶院、茗都、茗香、清香林等也可适当借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