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认识老板(2)

丙方的观点 作者:王志纲


拜访的、请教的、寻求合作的、慕名来访的,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政府官员与之称兄道弟,银行大佬与之促膝倾谈,商界中人与之揖首相让,各种官方的、半官方的机构也纷纷请他出任要职。

一时间“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来亲”,可谓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此时,这位转型获得空前成功的老板,也一改以往长期保持的低调形象,按捺不住澎湃的激情,奔走各地,布道四方,虽然口才不佳、知识贫乏,但讲起话来仍是底气十足。

每每看到他在台上虽经精心准备但依然笨拙的表演,每每看到他安享于虚情的恭维与掌声的那种自得、兴奋,我在为他担心的同时,更深感一句俗谚的伟大:“世界上只有一种屁不臭,这就是马屁。”能战胜马屁的,一定是世外高人!老板站稳脚跟之后,就像帝王真正平定天下后一样,“背叛”或“遗忘”几乎是必然的。

这种现象与个人品德的关系不大,乃生存压力使然。刚开始下海的几年,我经历了许多这样的事情。我的结论是,既然这是中国式老板的本性,大可不必愤世嫉俗、破口大骂。一个敏感的文化人要想在商海中乘风破浪又不失自尊、自重,就必须同流而不合污、和光而不同尘。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不愿意重复自己、始终保持一股旺盛创新力的关键之所在——从概念地产、大盘开发,到城市经营、旅游规划、新型科技园区、商业地产,莫不如此。工作室的一条生存法则就是“冲浪原则”,核心理念就是“引领市场潮流,享受冲浪乐趣”。

策划是下地狱的活,是挑战智慧极限的活。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路来,这是策划人的职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在老板的一次次蜕变中渐渐地被彻底颠覆、被完全遗忘。下海10年,我们不断将自己颇具中国特色的实践及探索成果,通过网站、图书,无偿地公诸于社会,很多人都说:“难道你们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我当然知道,也知道目前中国老板的学习能力惊人,公开我们的成果会使我们的生意大受影响,也许本来打算请我们做咨询的老板,因为看了书或文章,一下子开窍了,明白了,觉得没必要花冤枉钱——要知道老板都是锱铢必较的“经济动物”。

明白这些道理,却仍然坚持“教会徒弟,饿瘪师傅”的原则,是因为我们深知,只有饥肠辘辘的鲨鱼才是最具有战斗力的,我们饿着肚子,才可能到更为广阔的原野中寻觅新的猎物、开辟新的天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