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亿万富翁的进化之路(4)

丙方的观点 作者:王志纲


当默克知道战后的日本备受肺结核的侵袭、苦不堪言时,主动将链霉素引进日本,消灭了肺结核。因为放弃了专利权,默克当时在日本没有赚到一分钱。但几十年过去了,默克制药公司却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美国制药公司。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一些亚洲热带国家,有一种叫做“河盲症”的疾病。染病者奇痒难忍,面容变形,最终会双目失明。为了逃避这种病魔,人们只得离开家园,远走他乡。作为业界的翘楚,默克制药公司很快研制出了能够有效治疗“河盲症”的药物。原本他们希望当地政府或第三者购买该药再分发给患病的人群,因为患病的人几乎都是赤贫阶级,无力购买药品,但默克的计划落空了。

此时,默克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免费将药品发放给患病的人。但是,如果借助当地政府原有的医疗系统,药物根本到不了病人的手中。为此,默克制定了“美迪善”计划。在其大力倡导下,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世界银行、慈善团体、当地政府及地方医疗机构纷纷加盟。实施十几年来,已经有数百万病人获救。

“美迪善”计划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公共/私营企业合作计划。

默克制药公司也因此而成为业界最受尊敬的公司。

乔治·默克二世说:“本公司同仁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我们要牢记药品旨在治病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越大。”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看来,默克制药公司是深得其中三昧的。连续两年排名世界500强榜首的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其创始人沃尔顿家族的财产已经高达1 000亿美元,比比尔·盖茨多一倍。但沃尔玛的灵魂人物山姆·沃尔顿终其一生的标准形象是:一顶印有沃尔玛标志的帽子,自己商店里出售的廉价西装,一辆客货两用车,一条猎狗。

他一生都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镇居住,每次理发只花5美元。在这个科技为王、网络为王的时代,一个只卖廉价商品的零售店,一个典型的夕阳行业,居然成为世界第一的公司,这里面除了沃尔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先进的卫星网络系统、灵活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高效的电子交换系统之外,还与老山姆的人格魅力及其经营哲学所塑造的独特企业文化有关。沃尔玛视员工为伙伴,尊重员工。

它的宗旨是:让每一位员工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员工不应只是被视为会用双手干活的工具,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丰富智慧的源泉。

它的理念是:顾客就是老板。尽其所能地使顾客感到在沃尔玛购物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也许有人会说,尊重员工,服务顾客,我们也知道,沃尔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人问得道高僧:“怎样才能参悟生死,摆脱轮回?”大师笑曰:“从善如流,诸恶莫做。”那人大叫道:“这不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吗?”大师正色:“是也,但三岁儿童都懂的道理,八十岁的老翁亦难以做到。”

中国无数的企业都有其令人怦然心动的使命、理念与精神,但这些纸上的东西却很少能够内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与奋斗方向。企业文化差不多只是成了CI系统,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不会认真对待。在沃尔玛,尊重员工、视员工为伙伴是因为其高层真正关注、重视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建议、想法,并且它有实实在在的员工分红计划。

在沃尔玛,顾客是上帝,是因为他们有若干的保证制度——如“10英尺原则”,即顾客离你3米,就必须目光跟随,并微笑;“日落原则”,早上的问题,太阳落山时必须答复;“巡视原则”,公司高层必须每周有三天时间在商店内巡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