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名胜新探(4)

破译天下谜团:人文社会博览 作者:马驰聘


考古工作者对围绕在大金字塔周围的小字塔群进行了部分发掘,出土了大批玉器,收获是丰富的。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头部有两个大玉环,胸部佩带着双龙相交的勾云形玉佩,头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玉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死者双手各握一玉龟,一雌一雄,相配成对。有人认为,玉龟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死者可能是个仅次于王者的首领人物。也有的人认为,玉龟可能是当时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崇拜物或保护神。

中国罗马城的考证

在《汉书?陈汤传》记载,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领的4万汉朝军队,分兵两路,在康居与匈奴郅支单于率领的军队短兵相接。书中写道:“望见单于城上立五彩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这“鱼鳞阵”三个字,引起了史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关于“鱼鳞阵”的记载只此一处。学者们分析,要想把军队排列成“鱼鳞阵”,需要高度的组织训练并有相应的阵列条规来指导。而这支训练有素、阵列周密的部队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有人分析它很可能是一支罗马军队。

这支罗马军队是怎么来到东方的呢?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戴维?哈瑞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公元前55年出任叙利亚总督的克拉苏,发动了对帕提亚的战争。公元前54年,他率领4万多人的大军,入侵帕提亚,双方在卡雷展开了激战。战斗开始后罗马人就处于劣势。帕提亚人以优势兵力,包围了罗马人,箭发如雨,罗马人为了抵御利箭的进攻,只好组成方阵,把盾牌立在周围。这是典型的罗马战术队形,即连锁盾龟甲形攻城阵。而帕提亚人却有办法破坏他们这种阵法,他们从盾牌的上方或下方射入利箭,造成了罗马人的大量伤亡。在这场战斗中,克拉苏死在了战场上。剩下的一小部分,由克拉苏的儿子率领,经过10多年的辗转迁移,最后成为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汉军与匈奴一战之后,他们便在中国境内消失了。这就是这支罗马军队的来历。

戴维?哈瑞斯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他于1989年底再次来华,寻找关于这一问题的材料。他最终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图的帮助下,确认了“罗马城”位于兰州西北约300千米的永昌镇附近。

非洲屋脊上的独石教堂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山地高原国,海拔在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这里的高山几乎全是火山。火山灰同熔岩凝合在一起,石匠们在岩石上开凿出一座座教堂,最著名的是拉利贝拉岩石教堂群。

初看起来,这些教堂像是用石块一块块砌起来的,但实际上每座教堂都是用一整块巨大的岩石凿出来的,因此也称这些教堂为“独石教堂”。建造独石教堂时,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工匠选择好面积达50~100平方米的大岩石,四周挖出沟壑,使它和山体分离出来,然后根据周密的设计,把它中间凿空,并精心地凿成教堂的模样。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共有11座,分成3群,它们在布局、比例、风格上都各有特点。教堂间由地道、深沟和涵洞相连,这些教堂至今仍在使用,到教堂礼拜已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礼拜者多得惊人。

这些雄伟的教堂为什么要建在荒凉的山区呢?

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安全和隐蔽,以防备入侵者的破坏;也有人认为,这是宗教上的原因,教堂必须同大地连成一体,伸向天空,从而把上界和下界连接起来;还有人认为,当时阿克苏姆王朝的一些先进建筑技术失传了,因此只能开凿岩石来建筑教堂。看来,荒凉山区的独石教堂还有许多奥秘未被揭开。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考证

在非洲埃及金字塔下,有一个用巨大的天然石头雕刻而成的石像,它就是名闻遐迩的斯芬克斯石像—狮身人面像。这尊石像高22米,宽57米,仅耳朵就有2米长。

传说斯芬克斯是埃及远古时代的一头妖怪,吃人无数,为了让人们记住埃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这个恶魔,所以用整块石雕刻出了它的形象。

还有一种说法:大约在公元2500年以前,古埃及第四代法老卡夫勒检查为他建造的陵墓,在地上,他看到有一块被废弃的巨石,就命令工匠按照他的相貌,雕成一座狮身人面像,用来纪念金字塔的完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