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4)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与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相比分别高出约2.5倍、4.9倍、8.7倍和43%。中国单位GDP能耗不仅远远超过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甚至也超过了印度。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仍偏高,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2010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但日本去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6.6亿吨标准煤。我国出口在2010年超过德国,而德国去年消费4.4亿吨标准煤。

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未来能源消耗的局势将很严峻。举例来说,目前,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占到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60%左右。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同比增长17.5%左右,对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

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高能耗企业和工厂为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而迁往那些寻求经济发展、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就是承载了大量来自美国、日本和西欧企业工厂的最大国家。中国虽然承接了当代“世界工厂”的美名,却没有享受到造福国民的实惠。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仍然是由出口为导向的外销型经济,对外贸易占GDP的60%。由中国工人生产的物美价廉商品,每天通过海陆空源源不断地运往北美、欧洲、澳洲和其他国家。

这二十年以来中日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积极的不少,消极、负面的更多。不过,在我们藐视日本甚至仇视日本之前,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日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在许多人眼里,它似乎是一个野蛮的国家,一个从不知道认错的国家,一个生活压力大、国民不幸福的国家,一个甚至是无法理喻的国家。而从另一个侧面看,日本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个经济先进、百姓富足、社会公平、吏治良好、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的国家,并且对世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要达到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思考,需要更多的扎实,当然也需要更多的自信。我们需要多些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多说实话,多反思我们的不足,少说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少些浮躁的心态,少些大国情结。

既然日本可以在近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甘愿做中国的学生,那么,我们中国人,是否也可以放下“高贵”的身份,去认真地研究一下,学习一下日本的经验呢?

我们再来谈谈另外一个话题。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去过日本,大家都会感觉到日本人环保意识很强,环境各方面保护得非常好,植物、绿地的覆盖率比例很高,是全球最高国家之一。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但石油危机之后,由于日本石油资源大量依赖于进口,在这种冲击之下就必须要实现产业转型。当时的日本产业经过顽强努力,最终实现了产业升级。

到今天,日本是作为所有发达国家当中化石类能源消耗较低的国家,化石类能源的消耗约是我们中国能源消耗的1/15!如果石油和煤炭的消耗量我们已经占到全球销量的30%,按中国这个模式再继续膨胀扩大下去,整个地球就会出现危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济有一点轻微变化,国际上的各种能源价格都会波动的原因。2007年后的中国经济复苏、重新增长,国际石油、煤炭、各种贵金属、农产品的价格都在上涨,中国这种增长模式对能源的依赖是非常之高的,所以这也是逼迫政府现在必须考虑产业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给大家做这些中日之间的比较,当然不是为了否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或者是长人家的威风。其实,我这里是想给大家说明,中国最近这30年的增长,也确实取得了很多很多成绩,当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这30年的经济增长从GDP以及贸易额上来说是不错的,但是整个中国产业的国际化、现代化、高端化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的不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