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5)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从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复苏以后,一直到70年代末,日本在国际上创造了多少知名品牌!丰田、尼桑、索尼、夏普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被打造出来,并且得到国际市场的接受。然而,我们中国这些年,创造了多少国际知名品牌?我的一个忘年之交所在的国家经济部门的老领导,有一次到日本去访问时谈到,我们中国的企业说是“世界五百大”可以算得上,“五百强”实在不敢当。这个“强”其实可以用每年人均创造的销售额有多少、人均利润额是多少、人均收入有多少等指标衡量,这样很容易地比较出我们和别人的差距,而且能看到差距还很大。

再谈一个最近的有关日本2011年大地震的话题。目前,国内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这次地震带给中国产业升级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我们要准备好承接日本高端产业向中国转移。我觉得这些人是根本不懂日本产业,不懂经济,更不懂日本海外产业战略的基本思路。首先,现在日本政府对产业的影响力很小,主要是由企业的联合机构,像经团联、经济同友会等,做出最终的方案和决策。关于地震后的产业海外转移,他们已经做出来了一个方案,当中并没有把中国大部分地区作为一个产业海外转移的重点,他们的重点第一是在中国台湾地区,第二是马来西亚,少量的将考虑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也就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建立它的产业备份。并且,他们还把日本东北部地区的灾后重建当做是所有方案中的重中之重,不过可以出于产业安全的考虑同时在海外搞一个备份,这样可以对日本国内的这个行业做一个支撑。

那么,中国为什么不被日方作为产业海外转移的重点,一方面是日方对于我们今天的整个商业环境,还是觉得有些忧虑,但这个忧虑跟十年前比起来,已经好多了,因为中国加入了WTO。不过,因为他们这次的产业海外转移中将包含大量的技术机密、技术诀窍和工艺,以及专利技术,他们还是担心中国在这方面的保护能力、重视程度,因为中国的“山寨”能力实在让外国企业害怕。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目前的产能太大。因为日本目前留在国内的企业,是在每一个行业当中,都能够控制这个行业当中最高端、最赚钱的那些部件和加工领域,并且占有相关“细分市场”的很大的市场份额,经常有50%以上,它们通过这个能力来控制整个行业。这次大地震后,全球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出现的混乱和停产,也从侧面说明了日本企业对国际相关产业的影响力。但是,一旦中国的企业通过我们的巨大产能把这个产品和技术规模化、量产化之后,它们就不再那么赚钱了,甚至于日方相关企业的生存到时候都是问题。所以,他们不愿意将中国作为产业海外转移的重点。

十一

20世纪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100年,房地产业的兴盛无疑是刺激这100年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出现过可怕的房地产泡沫,结果使无数投资者转瞬间一贫如洗,从而留下一幕幕悲剧。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在经济领域中出现过不少泡沫现象,比如房地产领域著名的海南泡沫和北海泡沫,这两次泡沫的破裂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所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引起了众多相关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和信用危机,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综合反应。很多在海南房地产泡沫时期涉足房地产市场的信托投资公司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泡沫破裂后深受其害,如当时的浙琼、蜀兴、华夏等信托投资公司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由于坏账剧增而出现了支付困难。20世纪90年代初北海的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由此造成了大量的银行呆账坏账,给北海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阻碍了北海的经济发展,对其投资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开始得到解决。虽然只是局部性泡沫破裂而未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全局性影响,但这两次深刻的教训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

20世纪80至90年代,在日本、东南亚部分国家和美国所出现的经济泡沫虽然都以破裂而告终,但从后果来看有较大差异。日本在泡沫破灭后陷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经济衰退之中,这段时期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而东南亚几个国家在泡沫破裂后,虽然发生了金融危机,但经济恢复得比日本要快。美国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虽然也最终以破裂而结束,但其后果并没有像日本、东南亚国家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后果那么严重,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并不像日本、东南亚国家那么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