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版序

中国消费的崛起 作者:(英)葛凯


中文版序

本书的书名绝不是什么噱头,我深信中国能够转动世界,中国的消费者正在变革一切!不论结果怎样,中国消费者(例如正在阅读本书的你)都势必将决定这个世界的未来,因此,能够看到本书中文版在中国出版,我感到非常幸运。

从你们的新车到你们的巴黎之旅,你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都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你们的品位和需求也将会促使更多更新的消费品牌和消费类别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像索尼、谷歌、宝马那样为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带去福祉。同样,在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下,你们对绿色科技如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将有助于降低它们的价格、促进它们的升级。

但是中国消费者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的故事,并不只有积极的一面。

一些中国消费者正在加剧对生态圈的破坏,加快某些濒危物种如鲨鱼的灭绝速度。而且假冒伪劣商品仍存有空间,这不仅危害自己,还对全球消费者构成了威胁。

但是在这场关于中国消费主义的利弊权衡的核心,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

这个世界正在要求中国拯救世界两次,这显然对中国不公平。首先,这个世界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人像美国人和欧洲人那样大量消费来拯救全球经济;随后,世界又要求中国在大量消费的同时避免产生那些会威胁我们所有人的消极后果,我们想让中国将这个世界从过度消费的恶果中拯救出来。

在这些消极影响中,最令人担忧的恐怕要数碳排放了,而且在这个问题上,世界对中国的态度尤为不公平。为什么中国就一定要这样做?虽然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碳排放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但如果从人均碳排放的角度来衡量,中国要远低于美国。如果我们再将“历史性碳债务”考虑进去,这种不公平的程度就更加令人发指,因为我们不仅要看到现今正在排放的温室气体,更要看到那些发达经济体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为了创造财富、提高生活水平而产生的碳排放。此外,所有这些都还没有考虑另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绝大部分的碳排放都来自出口制造业。

因此,一些中国人也产生了疑问:我们中国人经过几十年的牺牲和努力工作,终于换来了享受成功果实的一天,为什么还必须保持克制?我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感到奇怪,我甚至无法责备某些中国人,他们认为这是西方国家的阴谋,目的就是让中国继续贫穷落后下去。

的确,西方人并没有权利强迫中国去领导世界、拯救世界。但话又说回来,中国必须从自己乃至全球的利益出发,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毕竟在全球变暖、不加节制的贸易以及危险的假货面前,中国受到的伤害总是最早也最深。如果中国选择逃避,那么这些问题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恶劣影响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当然,中国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中国,我们随处可见许多充满希望的景象,例如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大规模利用,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中国政府为改变“多即是好”的落后消费观所作出的努力。直至今日,消费至上的经济思想在美国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一开始这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模式,但现在这更像是一个充满警示意味的先例——中国或许需要寻找或创造一个全新的模式?

每一次来到中国,我都能看到新的希望、动力和决心。

从1986~1987年来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开始,我就一直对中国进行着回访,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25年。在中国读完书以后,我花了8年时间写了我的第一本书——《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20世纪初的消费主义。在过去的25年里,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所有地方,有些地方甚至去了不止一次,亲眼见证了本书所描述的诸多变革。

不得不说,每次来中国我都能感受到巨大的鼓舞,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回来的原因。

葛凯

2011年3月2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