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得放心和便利(2)

中国消费的崛起 作者:(英)葛凯


为了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利润,连锁便利商店如罗森和国内的物美等在管理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加盟店的数量,从而改变了中国城市的夜景。过去漆黑一片的街道被便利商店里密集的日光灯照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很晚才来这些便利商店里挑选牛奶和零食、浏览杂志和报纸。即便如此,这些零售商们还是发现便利商店在吸引消费者方面的能力还是有限,比如北京一进入漫长的冬天,来7-11便利商店买东西的顾客就会明显减少,利润也急剧下滑,原因就在于商品本身不足以克服人们对寒冷的畏惧,更多的人愿意待在温暖的家里。此外,虽然连政府都在花大力气推广大众零售业,希望能将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从阴暗潮湿的农贸市场吸引到超市购物,但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这些传统农贸市场里的东西更加新鲜和便宜,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等商品。因此,农贸市场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即使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依然可见阴暗潮湿的菜市场。许多消费者还是习惯去这些市场购买新鲜的农产品,只有到了周末才会去超市购买其他商品。

但这些消费者的传统偏好并不会阻碍零售业在中国的迅速扩张。真正的阻碍在于,正如一些观察家和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国内和国外的连锁企业正在争相抢占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中国却缺乏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和足够的可支配收入来迎合这样的零售扩张和巩固。即使这些连锁超市中有许多最后难免面临跟国内某些新建的豪华大商城一样的结局——空荡荡的商场里没有几个人,铺张浪费的购物设施不切实际地等待着消费者在这里实现他们的购物欲望,它们或好或坏都将改变亿万中国消费者的日常购物体验。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从原来的没东西可买到现在眼花缭乱的消费选择,这种过渡用人们对“吃”的描述来表达,就是“吃饱了、吃好了、吃巧了”。从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会发现,面对中国如此密集的市场和成千上万种新产品,如何在购买所需物品的同时避免食品丑闻、假货和信息欺诈是一件多么需要技巧的事情。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重回“公厕时代”已然难以接受。同理,要他们放弃开车去应有尽有的沃尔玛购物也变得极为困难,因为他们已经不习惯再去小区附近的那家破旧昏暗、地面潮湿的农贸市场讨价还价了。零售业改变了中国人看世界的方法,现在不会有人担心去沃尔玛会买不到卫生纸,去麦当劳会买不到汉堡。简言之,现代零售业将所有人都变成了消费者,他们独立(拥有选择权)、理智(懂得货比三家)、有个性(面对如此之多的商场和商品,他们大可按照自己的品位和喜好选购商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