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 雪上加霜:收入不平等造成的社会恶果(1)

美国的逻辑:为什么美国的未来如此堪忧 作者:(美)罗伯特·赖克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第二个痛苦的调整将会是相比富人更加悬殊的生活水平。社会心理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人们在衡量自己的生活水平时,总是习惯于跟别人作比较,当社会顶层人群的收入猛增、比以前生活得更好时,其他人都会觉得自己变得更穷了,这种心理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美国人以前经历过经济倒退,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也曾相比富人下降过,但是在未来几年里,美国人可能会破天荒地第一次同时经历上述两种情况。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富裕阶层确实遭到了巨大的打击,《福布斯》就指出,这一年美国最富裕的400个人总共损失了约3 000亿美元,但是他们还是有足够的钱生活—超过万亿美元的总资产比美国在未来十年实现全民医保的预算还要多。2008年,美国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的年薪中位数下降了15%,为730万美元,华尔街几家大银行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也下降了将近11%。但也不是只有坏消息,纽约州总检察长发现,华尔街有大约5 000名“表现优异者”在2008年拿到了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华尔街日报》的一项调查也指出,大公司高管人员中有1/4的退休金不降反升,而它们绝大多数员工的退休金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高管们所签的劳动合同保证了他们能够得到固定的回报。

到了2009年年末,大部分富人已经缓过劲来,逐渐恢复了实力,他们和其他人的财富差距又一次出现了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处于富裕阶层的美国人,其大部分资产都是以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在金融危机过去之后,随着上市公司削减成本(尤其是员工的工资成本)以及扩张全球市场,这些资产的价值就会迅速回升;相比之下,正如我之前所说的,美国中产阶级最主要的资产就是他们的住房,这些固定资产的价值在经济低迷期遭遇了重创,而且美国绝大部分城市的住房价格至少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2007年时的水平。除此之外,美国的多数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外国工人或自动化机器和软件,在对普通员工进行大规模裁员的同时,却对那些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的“人才”趋之若鹜。

2010年年初,经济危机过去仅仅一年多,华尔街就开始大肆发放奖金,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摩根大通从2008年以来的利润翻了一番多,在创造破纪录收入的同时也向那些原本已经十分富有的高管、经理和其他“重要”雇员发放了超过270亿美元的奖励;高盛也公布了该公司历史上最漂亮的成绩单,并发放了162亿美元的奖金。(高盛本来发放的奖金额度比这个数字还要大,由于担心会对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才作罢。据《纽约时报》报道,高盛的员工接受了这份低于预期的奖金,但是没过多久就要求公司对他们这种对所谓的“暂时性公关行为”的配合给予奖励。)摩根大通、高盛以及其他大型银行为了留住顶级的交易商和经理人,不惜用数百万美元担保年薪来吸引他们,也就是说不论他们的表现如何,他们最后得到的工资数额不会受到影响。虽然华尔街在经济繁荣期所做的一些滥用行为如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华尔街事实上还在竭力抵制国会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华尔街还是在用别人的钱为自己作着大笔的投资,同时向他们收取高额的费用,却不管这些投资是赚是赔。没有哪一种金融趋势会像华尔街人士将会持续获得巨额薪金那样确定—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回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