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机:“十桶七盖”难自圆(3)

庄家之死 作者:陈斯文


说这番话的同时,严晓群已经咬牙从斯威特的账面上抽出3亿元的现金,用来偿还银行的贷款。而此时一桩意外事件的出现,将斯威特潜伏已久的危机引发了出来。

这个意外的事件,来自于上海易美通信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美通信)。这是一家手机生产企业,曾经靠经营风靡一时的“熊猫EMOL”手机,在2002年实现净利润1 500万元。但随后收益一路滑坡,到2004年,其业务已经基本瘫痪,亏损达到亿元。而易美通信正是斯威特旗下老干将、第一家上市公司上海科技旗下的子公司。

比亏损亿元更糟糕的是,易美通信的法人代表马志平,在易美通信之外另外创办了一家名叫江苏天创的私人公司。马志平在挪走了易美通信上亿元资金的同时,还将个人所持的易美股权转给江苏天创。而所谓的江苏天创,到2004年已经几乎是一个完全被掏空、负债高达十几亿元的烂公司。由此而生的巨大资金窟窿,自然由下至上,波及了大东家斯威特。

严晓群在4年前精心构架的交叉资本模型,终于在此时暴露出了它的弊端。那就是在一张互相勾连的网中,只要断其一点,便会自然而然地破开一片,甚至让整张网都破掉。

不过,这时候的局势还没恶化到不可控制的地步。2004年底,严晓群再次拿出真金白银,帮助上海科技抹平了亏损。仅从金额上推算,这笔钱还不至于让百亿规模的斯威特伤筋动骨。可是,让严晓群没有想到的是,早有明眼人将他拆东补西、交叉套利的把戏看得一清二楚。一位财务分析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就评价道:“斯威特系想要维持正常运行,起码需要10亿元的流动资金来回周转。10个桶用9个盖子,还可以来回倒着盖一盖,现在银行抽走几个亿,再填上几个亿的窟窿,10个桶用7个盖子,斯威特的日子应该难过得很。”

虽然同时拥有4家上市公司,但它们的资金供给能力,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严晓群的需要,这就使他不得不用一些超常规的手法向银行借贷。比如,他用手中的资产作抵押,向银行大量贷款用于下一步并购,在并购完成后,再由新购进的企业向银行贷款,用新资产来进行担保。这种关联交易在斯威特集团内比比皆是,数十家企业相互持股,反复质押,其勾连纵横的复杂程度,几乎只有严晓群和他管理团队中的骨干成员才弄得清楚。

尽管严晓群玩得热火朝天,斯威特资金链吃紧的状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尽管地方政府已经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但斯威特能够拿到的贷款期限依然相当短,有的甚至只有几个月。而一个项目投资下去,至少要两三年才能见到回报。严晓群本人一次在公开场合无奈地承认说:“民营企业搞‘短贷长投’是不符合规律的,但是想要搞‘长贷长投’,又有谁愿意贷给我们呢?”

让严晓群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他一手还贷,一手抹烂账的时候,各家银行集体翻脸,这无疑给了斯威特拦腰一刀。一位斯威特前高层透露说:“2005年前后,斯威特还了8亿元的逾期贷款,当时有些银行答应先收贷再放贷,但是收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放出来过。”更令严晓群担心的是,从2001年开始,大盘一直处在走熊状态,斯威特系的几只股票全靠发布利好、对敲倒仓等手段维持上涨局面。在没出事之前自然一好百好,还能不断骗来不知内情的中小股民。一旦被爆出负面消息,早已对黑庄忌惮不已的股民自然会集体出逃,带来难以估量的恶果。

不幸的是,这种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那些严晓群最不愿意看到的负面消息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他说过的豪言壮语,悉数变成了弥天大谎。于是,斯威特从资本市场中得到的一切,又慢慢地还了回去。这样看起来,斯威特帝国的瓦解,似乎从它构筑的那天起便已经注定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