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月 择捉岛(2)

急电:北方四岛的呼叫 作者:(日)佐佐木让


有纪咬着嘴唇,轻轻地摇了摇头。连个道歉的机会都没有,伯父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时远方传来引擎排气的声音。有纪回过神来,抬头向上望去。好像是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有纪边走边抬头仰望着天空,她猜想,那大概是降落在山间沼泽地带的水上飞机吧!海军的联络机,经常会在那片沼泽降落。它被当成飞往北千岛的途中,或者回程的中转站来使用。

不过,方位上不太对。刚刚听到的引擎排气声,是从单冠湾西方的天空传来的。有纪总算看到那架飞机了。它在海濑岩再过去一点的地方,正好低空飞过天宁村。有纪无法区分飞机的种类,但从它的机身下方没有大型浮筒之类的东西来判断,大概不是水上飞机吧!

“那边有飞机降落吗?”有纪停下脚步,向宣造问道。

“海军在那里建造了一条机场跑道。”宣造也停下来,一边看着西方的天空一边回答,“那里是天宁后方的高地,之前因为宣布要建造一座实验农场,所以一下子拥入许多劳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但实际上,盖起来的却是一条机场跑道。现在,那边已经禁止任何人进入了。”

“有空军部队驻扎吗?”

“没有,只有警备队。人数大约是十二三人左右。”

“原来造了一条机场跑道啊!不过单冠湾看起来,完全没有成为军港的迹象呢!”

“天知道。的确,这里冬天水面不会结冰,再加上千岛列岛中,这边的水波也算是比较平静的,因此或许很适合当军港也说不定呢!”

“函馆那边已经是战云密布,大家都在传说函馆山已经变成了要塞,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要跟英国或美国开战也说不定。这样的谣言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一旦发生战争,这里变成像函馆现在这样子,一点都不奇怪。”

飞机的影子朝着天宁村子后方平坦的台地方向飞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纪横穿过马路,朝着驿站建筑物的方向前进。驿站就在前面,靠码头三岔路左手边。房屋本身是和式的木造建筑,后面设有马棚。正对着码头方向,有间卖杂货的冈谷商店。这里是主建筑物。而在那栋主建筑物的大门口,正挂着写有“忌中”两字的灯笼。

有纪的故乡——择捉岛是千岛列岛中的一座岛屿,位于北海道东边大约一百五十公里远的距离。从北海道那边数过来,正好是千岛列岛的第二座岛屿。

如果从地图上看择捉岛的话,岛屿就好像要撑起整条经纬线似的,由南往东北狭长延伸。它的长度约有两百公里,宽度很窄,最狭窄的位置只有六公里,就算在最大宽度的地方,也只有三十公里而已。它的形状看起来,既像是被遗弃在太平洋北部海域的野兽的遗骨,又像是周边已经生锈腐朽的旧刀身。

再仔细一看,从它的等高线以及海岸线,也不难看出火山活动的痕迹。它有几座拥有火山口地形和层状火山特征的独立山峰,还拥有火山口被大海侵蚀后,深度莫测的海湾。从位置与地形很容易便能够想象得到,在这座岛上的风土人文、气候和大自然,都和日本本土大相径庭。这座岛会令到访的人们不由得感觉到,这里比实际纬度还更北方,远远地超过与本土相隔的实际距离。

所谓千岛列岛,是指从北海道东方到堪察加半岛最南端,大约一千两百公里长的海域当中连接成弧状的火山型岛屿群。千岛原住居民是爱奴人,他们将大海视为生活的中心,专门从事捞捕鱼类、鲸鱼以及海兽的活动。长期以来,他们既没有缴纳税金的义务,也不用替人服劳役,更不需要法院和拘留所,所以理所当然地也不懂票据和记账。唯有宗教是他们生活的规范,也是一大精神支柱。

国家权力的魔爪开始伸到这群岛屿上,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情。为了占领这些岛屿,日本和俄罗斯展开了各种外交及军事方面的接触,双方争相精密地测量土地与制作地图,抢着立出表示拥有这片土地领土权的标识。

俄罗斯向原住民收取毛皮税,并借此作为行政统治的根据,日本则以和原住民之间的交易关系,当做占有其领土的理由。这场将当地居民排除在外的争夺,反复不断地横跨了两个世纪之久。一八五五年(安政元年),两国之间终于划定了边界。根据此时签订的《日俄亲善条约》,日俄的边境定在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的择捉海峡。

到了一八七五年(明治八年),日俄两国的边界再次进行了重新划定。双方签订了千岛—桦太交换条约,根据该条约,俄罗斯占有桦太(库页岛)全部土地,另一方面,日本则得以拥有全部的千岛列岛,两国之间对此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也就在这时,从国后岛到占守岛,所有的千岛列岛都被划分为日本的领土。

不过,日本政府对于从择捉海峡到温弥古丹海峡之间的岛屿,原则上并不允许普通老百姓居住。在这些岛上,只派少数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及养狐事业的农林省官员,一般船只如果没有特殊理由是禁止靠港的。温弥古丹海峡以北的北千岛各岛上开辟有渔场,每到捕鱼时期,便会有许多渔夫及进行生鱼加工的工人来到岛上。不过,他们通常在捕鱼时期结束,严苛的冬季到来之前,便会急急忙忙地撤离这些岛屿。

因此,反过来说的话,南千岛的国后、择捉两座岛之中,位于北方的择捉岛,事实上对于一般日本人而言,便是最边界的岛屿。如果是择捉岛的话,日本人不需要任何许可证或资格便能前往居住,而且冬天还能在那里生活。但择捉海峡以北的岛屿,不管在法律上或是实际操作上,人类基本上都是不可能定居的。

与地图上的南北方正好相反,居住在择捉岛的日本人,将岛屿北侧的海岸线称做西海岸,岛屿南侧的海岸线则称做东海岸。居民的村庄多偏向西海岸,在当地也设置着许多渔场,但东海岸却以断崖地形居多,没有几座可被称做港口的地方。不过,只有位于东海岸中央的单冠湾靠上天恩赐,开辟有天宁、灯舞、年萌三座渔场。

有纪正是出生在年萌的渔村,并在灯舞村长大,所以单冠湾可以说是有纪的故乡。

有纪的伯父德市举行葬礼那一天,驿站和商店仍然继续营业。当伯父入土后,有纪马上赶回驿站,仔细核对驿站与商店的账册。驿站是国有设施,对于住宿用建筑物的保养以及官方马匹的照料保管,都是由政府任命的管理人来负责。管理人的所有权在驿站设立时公开召募,只需支付保证金便能购买。灯舞的驿站管理权,早在明治中期便由有纪的曾外祖父所买下了。

公务员可以在设置于岛内各村子的驿站享用餐饮及住房,也能借用官马。根据规定,他们可以将官马骑到其他驿站交选。公务员享受驿站服务时,有时是免费,有时只需支付低于规定的使用费。当然,一般百姓也可以使用这项服务。由于千岛的公路、铁路建设缓慢,铁道还无法运行,汽车也不能行走,因此这项制度在千岛,可说是不可或缺的。

管理人不仅保管官马,也拥有许多其他的马匹。以灯舞驿站来说,冈谷德市所拥有的马匹就有三十匹左右,对于需将货物运载到西海岸及其他村子去的商人很有帮助。有纪不习惯从事数字工作,不过,不论是驿站或是商店的工作,都还没有忙到那种让她分身乏术的地步。因此,经过一番摸索之后,她终于慢慢能够看得懂账册了。

德市伯父的工作态度相当诚实而且清廉,既没有偿还不了的高额欠债,也没有参与任何投机的行为。商店改建的费用几乎都还清了,甚至在灯舞邮局里,遗留下了约二千元的存款,经营状况算是相当不错。

除此之外,德市还从传二郎那里继承了东海岸都马里欧布索海湾的渔业权,那里的作业则是委托给函馆的水产公司经营。那是个鲑鱼、鳞鱼回游的海湾,因为滥捕缘故,捕渔量逐年减少,但尽管如此,前一年的收入还是有一千元左右。

有纪对了一下账册,忽然发现宣造的工资给得过于低了,这样节省的态度,不太像是伯父的作风。

当有纪将宣造叫来账房询问时,他回答说:“我从十四岁时开始,就一直受老爷的照顾,那时候,我连一般人能做的简单工作都不会做。我的衣服和食物也都是店里提供的,所以没买过任何自己的东西,不过倒也没有感到哪里不方便。”

“你已经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男子了,应该拿更多工资才对啊!”

“就算拿了,也没有地方可以用啊!我也是这样跟老爷说的。”

“把钱存起来,等冬天一到就去根室吧!在那里可以看看电影,在城镇里,还会有剧团来公演哦!”

“我并不想去什么根室,也不是特别想看电影。”

“那,你有没有想去什么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