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在中国,谁是首富(1)

中国首富报告 作者:杜博奇


无论明晦,财富盛宴从未停止,正如滚滚东逝之江水,浊也好,清也罢,奔流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然而,大浪淘沙,水清石澈。被时间冲洗的商业河道中,湍流激荡、过滤、沉淀,尘归尘、土归土,当浑浊之水澄清如碧,虾兵蟹将、散兵游勇抑或幕后指挥神秘大佬一一浮现,旋即各归其位。

当财富爆炸、欲望升腾、物质汹涌、富豪沉浮,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1神秘幕布后的富人群

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财富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古老话题,关于财富的各种片段总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经久不衰的讨论和关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低调本色

亘古传统的影响下,很多人沉迷于对富裕生活的探究和向往、对富豪阶层的追随乃至对财富的幻想中。如同面对散发着迷人光泽的宝石,人们很难拒绝物质诱惑。在财富追求者的眼中,社会中最富裕的那一两个人往往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吸引无数人踏入其途,顶礼膜拜亦不过分。

然而,令人泄气的是,大多数时候,富豪们并不乐于被关注。与聚光灯下的无限风光相比,他们宁愿躲在公寓的一角独自享受奢华。实际上,许多顶级富豪是不折不扣的“保守分子”。尽管在商业中意气风发,但在生意之外,他们似乎不愿与外界过多接触,甚至不肯外泄一张私照。

不过,正如坚信这个社会有着为数众多且日益增加的商贾巨富隐藏在某个角落、自斟自酌或集体狂欢一样,人们始终相信,终有一天,一切都将大白于天下。

或许只有真正了解这个阶层的共性,一些原本不可思议的事情才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是一个稍显神秘的群体,除少数人喜欢通过媒体抛头露面外,大多数人都恪守这个族群的训诂——隐忍而低调。之所以这么做,与其说是为了自我保护,不如说是与生俱来的非凡意识。

有迹可寻

世上极少有天生的富豪。除少数几个幸运的财富继承者外,大多数人都历经磨难,一路摸爬滚打,最终从社会底层攀爬上来,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

他们通常是这样的一群人:在黎明昏黄的光线中,混迹于市井江湖之中,游离于喧嚣热闹之外,不露声色,安心于自家的营生。在不断的打拼中,变得务实、谨慎,注重行动而非言语。所走的是一条新路,面对变幻莫测的局势,既大开大合、积极进取,又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久而久之,便养成谦逊、低调的行为方式。

当然,因缘巧合,也有一小部分夸夸其谈者抓住了特殊的机会,晋身富豪之列。他们的成功是时代步伐与个人性格耦合的产物,可遇不可求。这部分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机灵乖巧、意识敏锐,并懂得见风使舵。这使得他们的成功看上去轻佻许多,倘若仔细追究,甚至可以发现些许污点。

那些性格乖张的富豪似乎总喜欢吸引公众眼球。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实际上,他们均深谙公关之道,有高超的自我包装手法,精于打理各种关系。

但吊诡的是,精心营造的外部关系往往会成为刺破肥皂泡的针尖,引发惊天哗变。即便成功之后,他们也不安分,常涉足多个领域,乐于对公众事务发言。这使得他们看起来更像是社会活动家,而非商人或实业家。不幸的是,其中许多人走得太远,以至于偏离主业,最终坠入深渊。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在短暂绚烂后陨落,他们的失败与成功一样迅疾,令人猝不及防,徒生万千感慨。

于是,崛起和落马成为黑马富豪的两大关键词,而那些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耕耘已有领域的富豪们则成了常青树。

富豪族群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甚至截然相反的企业家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似乎是两种商业路径的较量——前者轻巧、迂回,后者厚重、直接;前者分散、游离,后者聚集、专注;前者多在外围发力,铺张渲染、多点开花,后者则沉迷于内核,精耕细作、直捣黄龙;前者常常在短时间内爆发,显示强大态势,后者则坚挺持久,在时间长度上更胜一筹。

两种路数,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实在难分高下。借富豪之手,两种商业模式被演绎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而它们也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交织较量,数千年不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