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榜上富豪,各领风骚(2)

中国首富报告 作者:杜博奇


人们通常会有这样一种印象:外国财富榜慢热、稳健,难有大起大落的波动,每一年的上榜者几乎没什么变化,有一种水波不兴的平静;而中国富豪榜则恰好相反,在这里,一夜暴富和一夜败落同样令人猝不及防。崛起和没落似乎是一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富豪们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对这多舛命途的变故。而这似乎与中国经济的不成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如今或许要改变这种刻板印象了。尽管各类中国富豪榜令人眼花缭乱,富豪排名上下浮动也是屡见不鲜,可一旦具体到某个行业排行榜,你会发现,虽然总体人数起落不断,首富位置却总是那几个人。比如传媒业,这么多年来就出过两个首富,凤凰卫视老板刘长乐和阳光卫视女掌门杨澜。刘、杨两人是中国富豪中,为数不多的传媒大亨,他们在富豪榜上的位置并不靠前,大约只是中游上下,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传媒业在整体经济环境中的实际处境。

工业制造领域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板块。按照胡润统计的数据,近10年来,只出过刘永行、鲁冠球和张茵3名首富,即便加上王传福,也不过4人。从表3-1可以看出,刘永行、鲁冠球和张茵都有较长的在榜时间,其中鲁冠球曾连续4年蝉联行业首富,难怪人们送给他“商界常青树”的称号。

能源、金融和医药保健是首富更换最快的领域。能源与医药保健均产生过7名首富,而金融板块最多,曾缔造9名首富。这三个行业受环境、政策和行情影响较大,出现大幅波动也在意料之中。此外,屡受调控的房地产业,曾遭受泡沫摧残的IT业,也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势。

经济大潮如云似雾,每当出现缝隙和阴影,精明的商人便会抓住机会,利用一切手段攫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人触及政策底线。如果成功越界,很可能一炮成功。但暧昧不清的发家史实际上是无法回避的劣迹。一旦风向转变,云翳四散,躲藏在下面的暴富者将无处遁形,往往会在泡沫破裂的一瞬间猝然坠落。这时,又将会有新的财富“黑马”从云层中现身。

中国经济在摸索中前行,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无意中为善于投机的商人们提供了钻营空间。反映到富豪榜上,便是财富人物的大进大出。但随着经济政策的日渐成熟稳定,灰色缝隙逐渐缩小,投机取巧难以为继,商业达尔文主义商业达尔文主义:为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地位,不择手段打击对手、进而提升自己竞争力的行为。来源于达尔文名言“物竞天择”。饱受质疑,循序渐进的财富增长方式将成为商业主流。这正是2003年后,各行业首富趋于稳定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说,传媒业和工业制造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一直处于稳定的上升状态。而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常伴随环境、政策变动而起伏,故存在诸多变数。此外,经济发展还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诸如太阳能、废纸回收、锂电池等,此类行业多以技术为先导,一旦切入空白市场,往往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厚财富,爆发惊人伟力,典型代表是“电池大王”王传福与女首富张茵。

需要指出的是,张茵是靠废纸回收再造起家。1990年,她只身前往美国创建中南有限公司,潜心于废纸回收生意,蛰伏10年,终于修炼成“废纸回收大王”,气势与财富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房地产大佬。张茵的成功正也应了那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无数首富雄起又谢幕,而张茵的故事告诉我们:表面前程似锦的行业不一定到处溢金,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却可能产生伟大的企业。创业的道路上,选对方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有时候,只需一点点耐心就能等到运气降临。

不得不承认,按行业来计算和介绍首富并不是一件讨巧的工作。这个过程中,势必将面临许多无解的困惑,当然,最大的难题是行业本身。如果你足够耐心,甚至可以把一个大的行业划分成无数细小的分支,这样一来,首富的数量将随之暴涨。到那时候,人们又将发现更多的秘密。

不过,恐怕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那就是,很多秘密其实都可归结为一类问题。比如最吸引眼球的发家与落马问题。调查的多了,你会发现陷入同一个怪圈的不止一人,这意味着很多人实际上是在犯同一类错误。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无止境地细分下去,势必将无数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可以想象,那会是一件多么无聊且乏味的工作。

基于上述原因,行业首富的筛选止于必要阶段。同样,许多富豪既是一方首富,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行业老大和全国首富。当人们谈论起黄光裕,既可以说他是潮汕首富,也可以称之为“家电大王”,当然,中国首富的名号或许更能先声夺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