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榜上富豪,各领风骚(3)

中国首富报告 作者:杜博奇


正是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分门别类中,一个外表光鲜的群体轰然而起,各色首富粉墨登场。

2、黑马,又见黑马

1831年,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出版了一本小说《年轻的公爵》。这部小说描述了一组精彩的赛马场景。比赛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狂奔疾驰,将其他马远远甩在后面。眼看一匹良种马即将接近终点,全场欢呼欲起,一匹毫不起眼的黑马奋力追赶上来,风驰电掣般超越两匹领先马,第一个踏入终点,夺取冠军。从此,“黑马”一词不胫而走。

身为政治家的本杰明·迪斯累利不曾想到,这个无意间创作的场景被读者联想,赋予了更多的引申意义。每当人们形容那些隐身于角落而胸怀大志的野心家时,似乎找不到比“黑马”更合适的词汇了。“黑马”两字除了后起之秀、后来居上的意思外,本身还掺杂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疏离气息。它是另类成功的代名词,常常在看似毫无出路的情境下给人意外和惊喜。

黑马奔腾

如果把财富榜视作赛马场的跑道,总有一些富豪会让人联想起黑马。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共同的气质是不惹眼,像黑马那样低调隐忍,等待机会。他们周围少不了有高调者吸引聚光灯,而他们却能安然行事、无动于衷,在角落中暗自积攒力量。而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会腾空而起,以迅猛之势冲出重围,惊艳绝伦。这实在是一种冷峻超拔的行为方式,观者无不为之心动。

然而,富豪榜上的“财富黑马”大多有华丽的出场,却未必有炫目的结局,不甚了了往往是最常见的状态。或许这正是他们的悲剧性所在。此类人物的生命虽然璀璨却不免短暂,似乎他们所有的忍耐只是为了某一时刻的绽放,但辉煌宛若风中之尘,注定难以持久。最常见的情形是,富豪一旦成名,平静被迅速打破,很多人因为忙于应付外界,常常自乱阵脚,最后落得黯然收场。正如那些曾在跑马场上大放异彩的黑马,年老力衰之后再不复当年奔腾之勇,圈养在马厩中,渐渐被世人所遗忘。

然而,赛马场上永远不缺少黑马,富豪榜上也不乏突然成名的后来者。当前一批富豪沉入湖底时,总会有新的黑马浮出水面。对于他们来说,沉浮不过过眼云烟,而人生的起落如寻常事物,不以为然。

提到黑马富豪,这10年间可以担此称号的人不胜枚举。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则先后有罗日炎、蒋泉龙、荣海、杨斌、仰融、顾雏军、李海仓、明金星、严介和等多人。他们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大致相同,即在成名之前均隐忍多年,极少抛头露面,直到在富豪榜上亮相,世间才知道有这么号人物。

最初的富豪榜实际上只有大约50人,从2001年开始,胡润把榜单扩充至100人。也是从这年起,财富黑马开始大规模出现在榜单之上。昔日的湖北首富罗日炎正是在这一年进入公众视野。

罗日炎起落

当胡润扩大调查范围的时候,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富豪们开始浮出水面,而借助富豪榜的传播效应,许多人快速成名。罗日炎就是这样。在他之前,湖北省还没有一个企业家登上过富豪榜。这其中有地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统计方式和调查范围等方面的局限性,总之是缺少富豪。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罗日炎以95亿元身价,坐上富豪榜第47把交椅时,自然会在湖北引起轰动。

罗日炎在榜单上的位置并不显眼,仅仅是中间靠前一点,而且是夹杂在大批富豪之间,这样的排名实在谈不上耀眼。但他的出现有另一层意义,标志着湖北富豪走向台前,而他则是这个黑马省份的黑马首富。

罗日炎成名时已过耳顺之年,这是一个容易看淡一切的年纪。关于他最早的文字介绍是这样的:在1986年罗日炎开始自己的纺织品经营之前,他当过教师,当过14年的兵,也曾在地方政府任职,现在美尔雅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公司之一。

美尔雅就是罗日炎供职的企业,严格来讲,他只是这家台商合资企业的管理者——他从1986年起就开始担任美尔雅公司总经理。罗日炎颇有管理才能,在他的悉心经营下,一度濒临倒闭的美尔雅迅速成长为中国服装界的一匹黑马,罗日炎的个人名望也随之抬升,2001年时成为服装业首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