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榜上富豪,各领风骚(8)

中国首富报告 作者:杜博奇


彭小峰选择了富庶的苏州,在那里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柳新集团,专营劳保用品。如果按照传统行业的成长速度,他至少还要再等10多年才可能在强手如林的制造领域谋得一席之地,但彭小峰仅用了7年时间,就把柳新集团打造成为全亚洲规模最大的劳保用品生产企业。当他坐拥10亿元人民币财富、意气风发地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发现很难再把生产提升一个等级。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到瓶颈期,转型势在必行。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彭小峰发现了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空白市场,于是他把苏州的企业交由父母打理,只身埋头进行市场调研。一年后,他投资5亿元,进军太阳能产业,创办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6月,创办不到两年的江西赛维在纽约证交所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募股469亿美元,堪称中国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一次IPO。同年10月,彭小峰以300亿元人民币身价,冲入胡润百富榜第6位,《福布斯》杂志也以385亿美元的身价,把他列为中国第6位富豪。32岁的彭小峰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首富。

回顾这年的富豪榜,陈天桥与丁磊早已跌出前10名,富豪10强名单中唯一比彭小峰年轻的,是26岁的首富杨惠妍。但若从白手起家的角度来看,彭氏无疑是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5、富二代接班

杨惠妍是富二代接班的典型代表。尽管在成为新科首富之前,坊间就一直传言广东地产大亨杨国强把碧桂园股份交给了二女儿即杨惠妍,但此人极其低调,除了简单的经历外,外界对其所知甚少。关于杨惠妍唯一的具体信息是她的结婚照,以至于很长时间内,那张穿着大红嫁衣的照片成为这位“中国最年轻首富”风行一时的独特标签。

杨惠妍的隐秘或许是广东富豪们的共性。她的父亲杨国强就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人,而广东的另一位地产大佬朱孟依也是如此。他们偏居一隅,安心发财,对生意之外的事情似乎提不起兴趣,也不大喜欢抛头露面。因此,除了坊间的一些流言和猜测外,很难得知关于杨惠妍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反而是通过两位来自山西的少壮派——李兆会与史跃武,更能够看清这个独特群体的真面目。

李兆会崭露头角

李兆会是山西首富李海仓之子,他的接班属于情势所迫。2003年1月,李海仓在自己的办公室被人枪杀。得知噩耗,正在澳大利亚求学的李兆会随即放下学业,回国继承父亲一手创建的海鑫钢铁集团。李海仓去世28天之后,李兆会正式就位,成为海鑫集团新任董事长。家族企业接班过程中向来少不了争斗和骚乱,特别是创始人李海仓的意外身亡更增加了交接难度。一时间,各种问题接蹱而至,紧张的局面令这位毫无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少爷直冒汗。

在当时,22岁的李兆会面临内忧外患,可谓进退两难。一方面,外界担心这个一身孩子气的董事长是“扶不起的阿斗”,难以担当重任;而企业内部,几位创业元老也不把这个接班人放在眼里。李兆会仓促接班,随即被架空,名义上虽为董事长,但毫无实权,处境十分尴尬。与此同时,掌管海鑫集团8年之久的总经理李天虎时而流露出“不臣之心”,屡屡与李兆会为难,干扰其行使权力,令初出茅庐的他忧心忡忡。

家族企业交接班的矛盾症结在于如何妥善安置元老,顺利移交权力,避免大动荡。作为与李海仓一起创业的亲兄弟,李天虎以叔父的名义辅佐李兆会,是海鑫的实际掌权者。李兆会早有“夺宫”打算,随着羽翼逐渐丰满,精心策划了一次“政变”。李兆会利用李天虎与另一位实权派的矛盾,拉拢其他创业元老,刻意孤立李天虎,逼迫他自乱阵脚,最终不得不交出管理权。得手之后,李兆会又适时地使用怀柔政策,把海鑫水泥厂交给李天虎,安抚失意的叔父,得以和平化解内部矛盾。

随着根基壮大,李兆会又相继排挤走另外几个对他构成威胁的元老,从而把海鑫集团牢牢掌握在手中。李兆会虽然未能修完学业,但海外求学经历赋予他不同于父辈的经营理念。他主政后,一面大力推行多元化经营,一面在资本市场大展身手。李兆会最精明的一笔投资是持股民生银行,单此一项,就令海鑫集团实力大增,进入十大流通股第2位,李兆会在富豪榜上的排位也迅速上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