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榜上富豪,各领风骚(9)

中国首富报告 作者:杜博奇


2003年,李兆会以24亿元人民币财富,当选胡润百富榜第19位富豪,为山西首富。这年,他22岁,可谓中国最年轻的“少帅富豪”。接下来的几年,李兆会励精图治,一直高居钢铁榜首位,不仅在山西省一枝独秀,在全国也是名声日隆,被人誉为“富二代接班成功的典型”。

李兆会、杨惠妍都是1981年人,属于80后,与他们同年的还有另外一位少壮派——云南兴龙实业少掌门赵宁。此人也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于2003年从父亲手中接过董事长权位。

赵宁家族靠资本运作起家,后经营玉石生意,是国内赫赫有名的珠宝商,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在邻国缅甸也享有盛名。通过亲属持股等手段,赵宁掌握了兴龙实业75%的股权,成为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2006年,赵宁因股权升值而急遽变富,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坐拥10亿元人民币财富的新锐富豪。

三位同龄人中,李兆会成名最早,22岁便成为一方诸侯;赵宁登陆富豪榜时25岁;杨惠妍成名最晚,她26岁荣膺中国首富时,李兆会和赵宁已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中国最年轻富豪”。此外,赵宁也是低调富豪,波澜不惊的权力交接完成后,他的资料甚至比杨惠妍还少。

另类样本史跃武

相比之下,山西富豪史跃武的接班则属于“另类样本”。史跃武的父亲史明志是最早登陆福布斯排行榜的两位山西富豪之一。史明志1981年开始创业,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曾做过农业生意,还投资过小型发电站,最终靠电解铝起家。与大多数富豪一样,史明志成名之后很快获得各种名誉头衔,还被选为人大代表。但在一次人代会期间,他被曝出嫖宿女中学生的丑闻,最终失去人大代表的资格关于史明志的公开资料极少,而这一说法则来自《凤凰周刊》记者张凡撰写的《山西富豪的隐秘世界》一文。该文写道:“身为人大代表的史明志在参加山西省人代会期间,传出嫖宿两名中学女生的丑闻,史在山西警方开始调查前获悉消息,从人代会上神秘消失。随后,官方以生活糜烂、涉嫌强奸案为由免去史的人大代表之职,这一案件至今未结案。在当地政府官员的斡旋下,振兴集团的权力移交到史明志的儿子史跃武手中,现在振兴集团的公开资料上将史明志此前创业的经历全部删去,将史跃武接班的时间提前,称史在回乡后经过努力,将振兴带上了不断发展的轨道。”。

鉴于史明志不再适合公开露面,在当地政府的斡旋下,史明志把振兴集团权柄移交给29岁的儿子史跃武,草草退位。史跃武仓促上位,又欠缺经验,建树平平,全赖父亲背后指点,才逐渐上路。一年后的2003年,他以95亿元人民币身价,入选胡润百富榜第91位,恰值而立之年。虽谈不上最年轻的富豪,却算得上是年少成名,于史跃武而言仍是一件极其风光的事情。

史跃武与李兆会的案例把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放大呈现。其中所涉及的家族内讧、权力争斗、政商关系、地方利益,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均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棘手难题,史跃武和李兆会所面临的形势尤其复杂。李鸿章曾说,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家族企业最难的是传承。年轻如史、李两人,不仅成功就位,还继承起父辈的政治衣钵,跨越藩篱,走出了一条鲜活道路,名声大噪自然不在话下。

势如破竹的崛起

以上几人是少壮派富豪中最为年轻的成名者,接着往下推,这个名单还有很长,而他们的故事却如出一辙。

富豪榜上,少年得志不外三种情况。

一是知识分子白手起家,凭借先进技术与超前意识占据空白市场,做出名堂之后迅速上市,靠股权升值身价飙涨,短短几年时间便可达到上代人终其一生才能达到的高度。他们的成功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时代际遇。正如陈天桥所说,“如果陈天桥这样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也可以成功的话,那么说明中国社会已经在改变,那些有理想有斗志的人,不应该再怨天尤人,埋怨没有机会,机会只属于会争取的人”。

应该看到,还有一些年轻富豪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天生具备生意头脑,很早就开始在生意场上打拼,从实践中摸索到基本的成功法则,比如晋江富豪丁水波和丁世忠。这两人都是1970年生,均是17岁开始创业,一个创办特步,一个创办安踏,都是服装富豪榜上有名的大腕。不过,服装行业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行业,“二丁”成名时已经36岁,其实算不得年轻。但这两人都属于陈天桥所说的“有理想有斗志的人”,耐得住寂寞,才守望到成功,终于成为时代的幸运儿。

还有一类是富二代接班。巴菲特曾称他们是“幸运的精子”。这些人因为有一个富爸爸,通过继承家族企业轻松获得财富,所以“一出场就是富豪”。不同于父辈的保守,他们视野开阔,行事激进,富于冒险精神。他们大多对多元化兴趣浓烈,能利用投资、上市等手段放大手中资本,从而在富豪榜上迅速脱颖而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